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高校毕业生就业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全力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夯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人才根基。
乡贤拥有丰富的社会各类资源,具有反哺家乡、报效桑梓、回馈社会的深厚情谊。当前,很多地区都在深入实施“迎乡贤、回故乡、建家乡”行动,乡贤回乡发展的意愿和热情也空前高涨。各地区要打好“乡贤牌”,架起“连心桥”,拓宽“就业路”,更好推动高校毕业生“毕业即就业”,真正让“就业之路”更加宽广、更加开阔、更加顺畅,有“甜头”更有“盼头”。
打好“乡贤牌”,政策引领建强机制,主动把优质乡贤企业“引进来”。筑好“归燕巢”,才能引得“燕归巢”。要建好联络机制,全面摸排意愿返乡创业人员,定期走访调研在外乡贤企业,充分发挥商会、乡贤会、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分层建立乡贤沟通联络机制,加强与乡贤的“情感沟通”,及时动态更新乡贤“人才库”。要强化政策引领,出台乡贤返乡创业优惠政策,制定完善乡贤企业回归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等,让返乡乡贤企业“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得好”。要优化配套服务,倾听企业呼声、回应乡贤关切,聚焦企业扶持、要素保障、精准服务等方面,推动人才回乡、项目回归、资金回流,全力为乡贤企业返乡提供“最优服务”“最好环境”“最强保障”,让更多的高校毕业生能够到本地乡贤企业就业。
架起“连心桥”,搭建平台抓实服务,真正让高校毕业生“走出去”。相关调查表明,一部分高校毕业生“家门口”就业的意愿不强,向往更加精彩的“诗和远方”。要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与择业观,细心提供“一对一”就业咨询,拓宽就业创业途径,理性做好职业规划,实现专业对口、高质量就业。要精选在外优质乡贤企业,严把岗位“薪资关”“晋升关”,充实生源地高校毕业生“数据库”,用活乡贤企业岗位“需求表”,将生源地高校毕业生“输送”到在外乡贤企业“心仪的岗位”上去。要多形式全方位推介乡贤企业,多渠道丰富高校毕业生对相关企业的了解认知,助推乡贤企业和高校毕业生“双向奔赴”,落实好就业满意度反馈回访制度,让高校毕业生真正能够“走出去”。
拓宽“就业路”,构建循环接续培养,助力毕业生求职路“更顺畅”。通过乡贤之间的就业帮扶能够有效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努力构建“实习—留任—培养—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要定期组织生源地毕业生到乡贤企业参观考察,鼓励在外乡贤企业吸收优秀“老乡人才”,逐步形成乡贤之间“传帮带”的常态长效机制。乡贤企业要提供实习岗位,对高校毕业生考核合格留任后开展“订单式”精准培养。要定期举行乡贤企业论坛,统筹多方资源,动员各行业乡贤领军人物当好“导师”,助力高校毕业生提升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成长迅速、颇有建树的“新乡贤”也将传好“接力棒”,未来为生源地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资源,助力高校毕业生的求职路“更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