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逐梦“基层山海”书写“青春诗卷”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江州区江州镇人民政府 李昕朗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青年,提倡年轻人要“自找苦吃”,特别是刚走出“象牙塔”的“三门”干部,需要多到基层去磨炼、去“接地气”、去“自找苦吃”,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层就像“磨刀石”“练兵场”,能够培养人的才能、锤炼人的意志。作为一名选调生,我们要“深蹲基层”“向上生长”“向下扎根”,将“青春诗行”写满基层大地,让滚烫青春在岁月长河中闪闪发光。

以“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韧劲“向上生长”。基层事务纷繁复杂,对于我们这种“初出茅庐”的年轻干部来说,需要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念之“基”、把稳思想之“舵”,才能练就“金刚之身”,努力锻造共产党人立场坚定的忠诚之魂。

入职以来,在各类培训班课堂上,讲师们分享农村工作经历及理论学习、现场实地教学时,让我对农村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自己的思想上也有了一定的转变,思考的角度更加宽广。我把加强理论学习当成了自己的重要任务,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不懈从理论知识中汲取营养,不断给自己“充电”。在培训班接触到的优秀同志身上,从小组讨论、交流学习环节上,看到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在选调生到村任职培训班上,前辈对于驻村工作“侃侃而谈”,对我们新人所谓的“疑难杂症”分享经验,从他们身上我感悟到了要想做基层的“行家里手”,克服“本领恐慌”,就要不断地学习,用精神食粮充实自己,学到“真功夫”,掌握“硬本领”。

在工作之余,辅以自学,通过阅读《县乡中国》《郝家川调查》《小镇喧嚣》等书籍,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及农村工作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希望自己能多学习理论知识,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当遇到村里的“疑难杂症”时,能更多地以理论指导实践工作,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干劲“向下扎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在工作这十个月来,我深刻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如今的我们,没有了脱贫时期的工作压力与工作任务,也没有了疫情防控时期的艰辛,相比于前辈,我们这一代人在工作时遇到的难题相对较少了,因此我们应当怀抱梦想的同时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基层青年。

在广西崇左江州镇工作的这段时间里,我通过积极参加各项工作,能力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也深刻感受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了解最基层人民群众的想法,解决民之所忧、民之所盼,就要“向下扎根”。2023年9月,我成为江州镇那么村的包村干部,在村里开展重点户和预警户大排查工作、基本农田图斑核查工作、永农工作等。在永农工作中,我看到了群众辛辛苦苦种桉树的不易,有的家庭就靠这“一亩三分地”生活,也理解永农工作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防止耕地“非粮化”“非农化”的重要举措。我们通过入户走访做通群众思想工作,也给予群众缓冲期,让群众积极配合开展工作。在开展工作时,我看到里执法的“力度”,更看到里执法的“温度”。

2023年11月27日,我成为江州镇保安村党总支部书记助理,做好村里的党建材料、入户走访、图斑、禁烧、医保等工作。在与脱贫户打交道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悟到村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水平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我们需要走的路还很长。作为基层干部,我们一定要清醒认识到自身的短板和不足,要学会“沉下身子”,主动学习,学会“问计于民”。2023年11月我将我所包村时的所见所闻带上了崇左市微党课比赛决赛现场,把我在包村时的战友,即我的草帽带上了市里的讲台上,把村里的声音带出去,让更多人看到基层的故事。

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勇往直前”。基层工作繁杂、不易,基层工作要开展得好,就得让脚底多沾些“泥土味”和“烟火气”。在基层工作,需要直接面对群众和各种矛盾、问题,这是难得的锻炼,更是经受考验、增长才干的机会。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每个人都身兼数职,是工作上的“多面手”。在基层工作的这十个月里,我深刻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于是采取“笨鸟先飞”,主动利用周末与同事入户了解村民的所思所盼,向优秀的同事学习开展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在这几个月与基层群众打交道时,我也深刻感悟到了,在基层,是做群众工作的最前沿,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很多,难点和堵点也很多,但是越是这样,就越要在基层锻炼,要敢啃工作中的“硬骨头”,要“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水平。

星光不负赶路人,江河眷顾奋楫者。我们年轻干部正处在人生和事业的“拔节孕穗期”,越是“向上生长”,越要“牢牢扎根”,作为一名选调生,我们当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昂扬姿态,勇于接过时代的“接力棒”,扛起实干担当的“大旗”,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接最烫手的“山芋”,做好人民群众的“解题者”。强化“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心态,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情怀、扎实作风,锻造干事创业的“铁肩膀”,为逐梦基层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奋力谱写青春华章。

发布人:李昕朗 发布时间:2024-6-20 20:31 收藏 阅读人次:1335

初审:钱莱 编辑:理理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