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宁夏考察时强调统筹推进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保护修复和盐碱地综合治理,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让“塞上江南”越来越秀美。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立足新起点,我们要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以“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的潜功、“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的智慧、“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的愿景,提笔绘就大美江山图。
以“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的潜功,“大处落墨,小处着手”起笔,勾勒青山常在的“绿色轮廓”。功成于坚韧之志,事就于笃行之行。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没有“大禹治水”“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的决心和毅力,难以落实好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环保先锋”李林森,几十年如一日地守护着湿地,使那曾是一片荒芜的水域,如今焕发出“碧波荡漾,芳草萋萋”的勃勃生机;“治沙功臣”王青山,矢志不渝地栽种树木,将昔日贫瘠的山坡装点成“绿荫如盖,翠色欲滴”的锦绣山川;“四有干部”谷文昌,坚定不移带领群众治理风沙,把“不毛之地”变成了“郁郁葱葱”的生态旅游海岛。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征途上,胸怀全局,长远规划绿色蓝图,让绿意融入城市发展;细致入微,从点滴小事做起,汇聚绿色力量。摒弃“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凭借“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的耐心,以持续不断的努力,共同描绘中华大地的“绿色轮廓”。
以“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的智慧,“众力共绘,绿意同织”行笔,构筑绿水长流的“生态佳境”。大道不孤,众行致远。生态文明,是万民同心共筑的壮丽诗篇,亦是共享的绿意盎然之乐园。构建美丽中国,需细群众对蓝天白云、翠绿大地、碧波荡漾的深情呼唤,让每一缕清风、每一滴甘露都滋养着人们的心田,不断增强他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同时,借助多渠道力量,如春风化雨般润物无声地开展宣传教育,将环保理念融入生活的每个角落,激发民众参与的热情与活力,让绿色成为每个人心中的信仰和追求。“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让我们以更加深厚的生态文明情怀,自觉践行绿色生活之道,倡导勤俭节约之风,选用节能之器,从生活的点滴细微之处减少资源消耗,遏制污染排放。让我们共同守护这片绿意盎然的土地,让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汇聚起建设美丽中国的磅礴之力,筑牢民族复兴的生态基石,成为子孙后代永续发展的“生态佳境”。
以“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的愿景,“自然为基,人文为韵”收笔,共塑和谐生态的“文化绿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资源就是“绿色宝藏”,要着力培育生态+人文产业,让“好风景”变成“好前景”。创新发展思路,依托田园风光、风土人情、非遗文化、优美环境等,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深入挖掘人文资源,立足实际打造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活动,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让“美丽名片”成为当地的“响亮招牌”。同时,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传承文化遗产,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确保旅游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化,共塑一个集自然美景、人文韵味、绿色生态于一体的“文化绿洲”,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