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党员干部 重温“青海行” 厚植“似海情”

上海市长宁区委政法委员会 武宸羽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青海考察时强调,青海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青海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蓝图已经绘就,嘱托催人奋进。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在重温“青海之行”中厚植“似海之情”,持之以恒将高质量发展推向纵深。

重温“青海之行”,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鲜明要求,不断激荡似海澎湃的“奋进豪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转变发展方式,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加快形成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为此,必须在产业发展上“寻优解”,既要坚持“有所为”,充分考虑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区域实际,因地制宜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又要做到“有所不为”,在洞察“时”与“势”中追求“实”与“适”,切实避免一哄而上、一种模式。必须在改革创新上“敲重锤”,更加突出改革前瞻性、全局性、操作性,强化目标引领、创新驱动、科技赋能,使深化改革攻坚同促进制度集成、推进改革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激发创新活力同凝聚奋进力量有效结合,加快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必须在开放共享上“出实招”,扎实推动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更好开拓聚势谋远新思路,开辟合作共赢新境界。

重温“青海之行”,必须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殷切嘱托,不懈涵养似海壮美的“山水诗情”。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环境保护念兹在兹,在青海考察期间再次强调三江源“中华水塔”保护这一“重中之重”。“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党员干部要深刻理解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既要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基础性工程,更要认识到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努力在一茬接着一茬种、一代接着一代干的长足奋斗中使我们的“绿色家底”更厚更实。要有效统筹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既要确保始终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战略高度,推动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又要坚持以高水平保护为支撑,持续擦亮生态底色、成色,更好积蓄发展韧劲、后劲。要更好处理攻坚和治理的关系,既要善于打通裉节,敢于下大气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又要勤于纵观全局,将扬长与补短、治标与治本、理疾与防患更好结合起来,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

重温“青海之行”,必须始终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民族团结、共同富裕”的谆谆教诲,不辍赓续似海深远的“手足温情”。习近平总书记到西宁考察,第一站就走进民族中学看望师生,随后又到千年古刹参观青海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展陈,指出要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作出新贡献。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必须凝聚“团结之力”,始终高扬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全方位嵌入和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确保各民族始终“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必须点亮“文明之光”,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在考古文博、理论研究、宣传阐释、学科建设等领域绵绵用力、久久为功,驰而不息地建设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走好“繁荣之路”,把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心之所向、行之所往,在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中促进发展成果公平惠及各族群众,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无愧各族百姓热望希冀、不负干部群众深情厚谊。

发布人:东方欲晓 发布时间:2024-6-25 08:00 收藏 阅读人次:2060

初审:李爱国 编辑:文小汇 责编:理理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