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夏至一过,夜晚渐渐绵长起来,伴着阵阵晚风,我沿着平坦的村道一边漫步一边感叹时间奇妙,徜徉其中时浑然不觉,驻足回首,才发现弹指之间,我在广东湛江新有村已经度过了八个月的驻村时光。如果要描述这段从“村里新来的”变成“我们新有的”的成长经历,“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漫漫亦灿灿”或许恰如其分。
第一关:轻轻松松生活关,最是田园好风光。
说来惭愧,虽然是一个已经参加工作的“大人”了,但我其实又怕黑又怕虫。还记得刚来新有时,我第一次随村干部下村开展禁毒踏查,临出发前,村书记忽然叮嘱我,“要下田的话,最好把裤脚束进袜子里,村里生态好,蚊虫不少,看见蛇鼠也不奇怪。”可把我吓得够呛,所幸最后只带回了一裤腿苍耳。
现在,我最喜欢晚饭后伴着村广播里带着滋滋电流声的播报在村里散步。广播的内容总与我近期工作开展的重点吻合,从新农保介绍到农作物防寒潮,从家用燃气安全到“一人一盔”安全出行。我也不闲着,在普通话播报时,我会复盘最近的工作得失,查漏补缺;在粤语播报时,我就悄悄练习听力跟读,一个人散步也非常充实。我不用担心路黑,因为高高矗立在路旁的太阳能路灯会按时点亮整个村子;也不用担心孤独,因为沿路遇到的村民们总会热情地招呼我“吃饭没”,再和我闲谈几句。
村里的夜晚是寂静又热闹的,寂静得能听见大自然呼吸的声音,是蝉鸣,是蟋蟀开演奏会,是青蛙在呱叫;又热闹得洋溢着蓬勃的烟火气,不时远远传来一声“xx快回家吃饭啦”,或是混着一些抗战剧的声音,还会有婉转悦耳的粤剧歌声。我就这样在自然、电流声和人声的交织共振中工作学习,深切地感受着农村稳健有力的脉搏,在不知不觉间跨过了适应乡村的“生活关”。
第二关:小试牛刀语言关,土话乡音贴民心。
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一项根本性、基础性工作,但要想增进与群众的感情、把准群众脉搏、精准服务群众,首先要学会讲大家听得懂、愿意听的“群众语言”。初来乍到,我就在村书记特意组织的和党支部党员们的见面会上,领悟到了要说“群众语言”的真正含义。当时我的粤语还处于会听不太会说的水平,虽然在报到前用语言学习软件速成学习了自我介绍,但在面对大家时还是结结巴巴地“掉了链子”,最后几句我换成普通话说得很流畅,坐在前排的一位奶奶听得很迷糊,她用粤语嘟囔了一句“听唔明系抖讲咩”(听不明白在讲什么),这句话我听懂了。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不到基层走一遭,就领悟不到“方言土语不会说,沟通交流打折扣”。在这份要能说几句“家常闲话”、懂一些“风俗俚语”的紧迫感驱使下,我开始了全天候饱和式地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我张口就能用粤语把村民们常办的几项业务所需要提供的资料和办理的流程讲清楚,入户走访也能和村民们多聊上几句。在前不久,我还在帮这位奶奶办理高龄补贴时得到了她的“通关”认证,在系统上把业务办完后,她开着电动轮椅滑到办公室门口,又特地在原地转了一圈,回头对我说:“你是挺不错的,好好出力干。”
第三关:直面矛盾碰硬关,不务空名敢担当。
在村委会工作,常常会遇到村民来找村干部评理的情况,从隔壁田的农户割甘蔗割过界了,到夫妻争执闹离婚,从兄弟口角争执推搡,闹着要进法院提告,到宅基地所属权争端,在这些矛盾的调解中,我意识到村委会作为离农村群众最近的基层自治组织,在大部分村民心目中是具有权威性和可靠性的,当希望“讨回公道”的群众来村委会反馈困难时,守护这份纯粹的信任是我们工作开展必须面对的巨大考验。
人平不语,水平不流。做群众工作不能害怕和回避矛盾,而应敢于“碰硬”,用充分的共情来倾听和接纳他们的情绪。基层矛盾的调解就像犁地,不仅要锄净肉眼可见的“杂草”,理清群众表面上的矛盾,更要翻地松土,将深处的“碎石土块”挑出来,为友善的村邻关系、和美的乡风民风提供充足的“氧气”。 就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躬身实践中,增进群众感情、把准群众脉搏、精准服务群众,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把工作做到人民群众心坎上。我们既要聚焦群众突出的“核心诉求”,更应在后续的“聊家常”“心里话”里了解村民心底真正的“急难愁盼”。
但有绿杨堪系马,处处有路通长安。在刚来到新有村时,我曾满怀豪情壮志,想着要为村里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于是我迫切地寻找着、尝试着,焦虑和失败成为我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常客。但当我在这里工作生活的时间越长,为村民们提供每一项具体而微小的服务越使我感到快乐自如,我也越来越察觉到:基层工作并不轰轰烈烈,反而朴素得鲜活可亲;好干部不是喊出来的,是点滴之间做出来的。
在接下来的驻村工作中,我会继续走好村里的“闯关路”,努力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把顺民意的事办好、把暖民心的事办细,设身处地急群众之所急,让“人民至上”印在心头、行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