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目光所及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恰逢建党103周年之际,回顾过往,从南湖红船点燃星星之火到燎原之火迎来百年风华,从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到峥嵘砥砺的改革时代,无数共产党人薪火相传、筚路蓝缕、接续奋斗,共同挑战“惊涛骇浪”,持续书写时代风华。展望未来,辉煌奋进的改革新时代,年轻干部要砥砺前行、扬鞭奋蹄、上下求索,不忘来时路,走稳脚下路,展望未来路,以“雄鹰展翅搏击长空”的奋斗姿态共同续写新时代的华彩乐章。
泱泱华夏,一撇一捺皆是脊梁,要以“泰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的理想信念之光照亮“来时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回望来时路,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自力更生、发愤图强,无论是用胸膛堵住敌人冒着火舌的枪口的黄继光,还是用身体做支架托起炸药包炸毁敌人桥形暗堡的董存瑞,都无畏生死、初心如磐,为党的事业奋斗点燃火炬。作为新时代共产党员,要重温来时路,重读百年史,要通过学习党史、国史,认识和把握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阶段创造的丰富经验,学会把党史学习作为坚定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把党史故事作为不忘初心的“必修课程”,把传承红色基因作为赓续血脉的“精神食粮”。要感悟百年党人胸怀大局、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精神品质,在“手不释卷”中拓展学党、忠党、为党的知识“广度”,在“学思践悟”中增进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敏锐力、政治执行力的党性“高度”,在“字斟句酌”中粹炼“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的党风党纪“深度”,为自己补足“思想之钙”、锻造“刚毅风骨”。
浩浩九州,一文一墨皆是骄阳,要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拼搏奋进之光铸就“脚下路”。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在建党百年的洪流中,无数党员砥砺奋击、艰苦奋斗,谱写了一个又一个奋斗的传奇,“铁人”王进喜“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戈壁上种出“杂交水稻”、钟南山以80岁高龄义无反顾踏上战疫的征途……每一个英雄的背后都是艰苦卓绝的党的力量在鼓舞着、支撑着,是9918余万名党员在富国强民的路上勇挑“千斤担”、敢啃“硬骨头”的精神体现。新时代的共产党员必须深刻认识党的力量,并转化为实际行动,用党员的故事、党员的力量鼓舞自己,在波澜壮阔的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征程上,用“经济指标”的腾飞书写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紧扣新质生产力这个“先手棋”,以扎实的“脚印”一步一步加强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转变与发展,用砥砺的“姿态”一里一里地加强传统经济与新型经济的深度融合。紧紧围绕“经济强国、科技兴国”这个目标任务,以“攀过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的韧劲在经济发展征程上“奋楫扬帆”,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探索者”和“铺路者”。
神州大地,一丝一念皆是未来,要以“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之光绘就“未来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特别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回顾百年党员奋斗史,从井冈山上“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到长征路上“半条被子”的红军故事,从扶贫为民的黄文秀到绝壁开出天渠的黄大发,无一不体现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民心所向,忧之念之;民康物阜,盼之行之。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既不能忘却前人的谆谆教诲,又要走好新征程路上的为民服务之路。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党员“宜将乘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到底精神,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革命情怀,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要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用百姓的欢声笑语评判工作的实绩,涵养“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胆忠心”。要做客百姓家,走访万户村,在村头拉家常,在村尾说收成,及时解决群众的烦心事、困难事、麻烦事,要常坐群众板凳,常思群众心坎,常到群众家门。面向未来,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们仍然要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答好新时代的为民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