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2024年第13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文章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必然离不开高质量发展,要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强化科技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循序用力、久久为功,不断开创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守“初心”,答好“信念坚定,为民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必答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经过一百多年的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实现了最广泛的人民民主,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将增进民生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确保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民生保障更加公平可及。要通过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努力缩小区域、城乡、行业间的差距,让发展成果普及普惠,真正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塑“匠心”,答好“科技引领,勇攀高峰”的高质量发展制胜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地区冲突此起彼伏,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全球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科技创新水平成为影响利益相关各方战略博弈的关键变量。科技自立自强不仅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更是我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关键一步,从“嫦娥”奔月到“天问”探火,再到“北斗”组网,每一项重大科技成就背后,都是科研人员夜以继日的攻坚克难,更是全国上下协同创新的集体智慧。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就必须构建开放合作的创新生态,既要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科研定力,更要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创新魄力。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让创新的种子遍地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让科技创新引领中国巨轮破浪前行。
持“恒心”,答好“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的高质量发展加分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必须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充分考虑各地实际情况,做到“量体裁衣”,发挥比较优势,不同地区需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探索适合本地特色的发展模式,东部沿海地区可以依托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速产业升级,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中西部地区则可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旅游业,同时借力数字经济,缩小数字鸿沟,实现弯道超车。通过差异化发展策略,激活每个区域的内生动力,形成多点支撑、协调并进的发展格局,让新质生产力如春笋般在中华大地上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