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党建“筑基、聚力、提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贵州省赤水市复兴镇凉江村驻村选调生 肖晓宇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第13期《求是》杂志中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再次旗帜鲜明地点明新时代新征程上把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推向前进的时代使命。习近平同志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着眼长远、积极作为,以组织建设为重点、产业兴旺为驱动、乡村发展为核心,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走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之路。

坚持党建筑基,绘就乡村组织建设的“政治底色”。当前,部分地区农村党组织建设仍存在基础薄弱不均衡、队伍瘦弱不稳定、事务繁杂不聚力等问题。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引导农村党员在创新理论入心见行、历史经验善思善用、联系实际融会贯通上下功夫,不断提升农村党员政治素养水平。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要将乡村一线作为引进人才、锻炼干部的主战场,深入开展乡村振兴专题培训,抓好“书记论坛”“擂台比武”“揭榜挂帅”等观摩学习、交流互鉴、争先创优活动,真正让村干部在“充电蓄能”中提升履职能力。要充分运用好“党员示范”这一平台,常态化排查识别整顿提升软弱涣散党组织,持续拧紧基层党组织党建责任链条,充分发挥基层党员“传帮带”作用,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最大限度调动党群一心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坚持党建聚力,擘画乡村产业兴旺的“经济亮色”。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在于助农增收、助民致富、助村发展。组织上要分门别类引导各类急需紧缺人才向乡村一线聚集,建立起组团式、造血式、共赢式的帮扶机制,持续推动资源进村、项目进村、人才进村,不断形成整体合力和重视农村乡土人才的政策链条,让更多的党员干部、“土专家”“田秀才”等深入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持之以恒抓帮扶、真抓实干谋发展。治国之道,富民为始,要大力实施“富民强村”工程,以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立足本土资源优势进一步厘清发展思路、优化产业布局,构建起“连片成带、串带成群”的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要着力培育一批理念新、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创新实施好“强弱帮带”“村企共建”“双培养工程”等工作机制,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努力解决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确保“做大蛋糕”的同时更要“分好蛋糕”。

坚持党建提质,增添乡村人民生活的“幸福成色”。物质富足、精神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乡村,其核心要义是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根本路径是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要凝聚乡村发展共识,推动优秀传统乡村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真正引导农民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在转变群众思想观念、筑牢意识形态阵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要满足乡村发展需求,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用好“党员双报到”“兼职委员”“小板凳议事会”等品牌载体,注重收集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在问细落实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三张清单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通过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为引领,努力推动乡村治理力量由“一元化”变为“多元化”,乡村产业发展由“带头富”变为“集体富”,农村人居环境由“一时美”迈向“持久美”。

发布人:浅喝一杯馥芮白 发布时间:2024-7-9 23:28 收藏 阅读人次:2945

初审:图南 编辑:李一画 责编:文小汇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