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长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为政之人当有“清、慎、勤”三大法宝,如此可保禄位、远耻辱。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新时代党员干部亦当把“清、慎、勤”作为必备素养,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中行稳致远。
“清”之本在于“示人”。“在上君子,为政之德若风;在下小人,从化之德如草。”为政者之“清”助力推动着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刘墉一生廉洁奉公,衣着俭朴,出任湖南巡抚时,以连撤两名知县和一名知州的雷霆之举令官场风气为之一振,同时开仓赈粮、接济灾民,加固城垣、修建仓储,让当地由乱到治,社会安定、民生丰足。自古以来,“清”便是为政之本,影响着个人的前途命运,更决定着一个地方或部门的政治生态和作风建设。为政要“清”,当做到“清廉、清净、清淡”,以清廉为纲,两袖清风、大公无私,正己正人、率先垂范;以清净为心,低调为人、谨慎交友,铭记君子之交淡如水;以清淡为志,有功名之想,不唯功名是求,不沉溺于一时之欲。以“清”为本,始终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廉,才能化一方之民、正一方之风。
“慎”之要在于“尽责”。“善为国者必先治其身,治其身者慎其所习。”为官历来强调“慎”,即谨言慎行、严格自律,自觉知敬畏、守道义。“慎”既是一种自我的戒惧与自警,要把敬畏和规矩立于心,更是一种自觉的修养与境界,要把戒惧和纪律化于行。所谓“初之不慎,终贻大患”,无数落马官员最开始无不是没有把好“慎”字,一步步走入贪腐泥潭,走到了人民的对立面。廉洁用权,须从严自律,时刻把“慎”记在心头——慎其言,言而有信、言而必信,不说大话、空话、假话,绝不失信于民;慎其行,先谋而后动,有始有终,绝不草率行事;慎其微,慎小事、拘小节,去小恶、防大错,以小事小节为镜,绝不随心所欲。“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慎”之心,才能防微杜渐、防患未然。
“勤”之责在于“为民”。“人生在勤,不索何获。”人生短暂,当以勤奋自励,天道酬勤、业精于勤、勤能补拙,都是人们对“勤”的礼赞。为政之人更要练好“勤”功夫,兢兢业业、夙夜在公,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没有勤政就没有为民,政策落实“中梗阻”,一切都会成为水中花、镜中月。古有“修筑150多里海堤”的范仲淹、“抗击蝗灾、减免赋税、兴修水利、治盗安民”的苏轼、“不畏权贵、反贪治腐”的海瑞,今有“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燃灯校长”张桂梅、“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的黄文秀……这些古往今来的典范都是以身作则的践行者,也是勤政为民的奋斗者。“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尽勤勉之责,立忠诚之志,勤勤恳恳为民、扎扎实实做事,不图虚名、不骛虚声,当好人民的“勤务员”,才能不负时代际遇、不负组织重托、不负人民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