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旷野文学”风潮在社交平台上流行,它倡导“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的理念:提倡人生应追求自由未知的“旷野”,反对稳定可控的“轨道”生活。其实,体制内的稳定被定义为轨道,实有欠妥,所谓轨道即一成不变,但纵观当下,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政策也在不断更新,基层干部在不断面对新的工作挑战,以上如是怎会一成不变呢?
更何况,比起跳出轨道更难的,恐怕是在茫无涯际的旷野里让属于自己的轨道清晰起来。以及被风雨洗礼后,仍然愿意在泥土上行路。
“勤问乡里困难事,勤思民间疾苦声”,在轨道中匀速前行,目光所及之处都是旷野。大家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在轨道内前行,而工作中的那些成就感就是属于我们的“旷野”。我们的工作是为了什么,是“为人民服务”,是“为群众办事”,要将职务当平台,视工作为事业,在工作中找到闪光点。“旷野”有时候是群众发自内心的感谢,有时候是解决一个矛盾的感慨,有时候是完成一项任务的轻松,在自己的岗位闪闪发光,哪怕那束光微弱,它仍会照亮我们前行的路,照亮我们的信念。在轨道内工作,大家要务必学会“苦中作乐寻意义、乐在其中享生活”。
“马厩难养千里马,温室难成参天树”,在轨道中磨练本领,底气十足地奔赴旷野。所谓“十年磨一剑”,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练不成绝世武功的。基层是整个社会的“地基”,如若我们不强大自己,不武装自己,终日浑浑噩噩、得过且过,那社会这座大厦将何去何从,就算逃离围城,又该去哪片旷野实现人生价值呢?党员干部要始终发扬“积跬步”的学习精神,永葆“如饥似渴”的学习紧迫,激发“学不知倦”的学习动能,力求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同时,要念好念实“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真经”,在担当作为中“悟招式”,在解决困难中“寻秘籍”,在综合分析中“提内力”,锻造“素质过硬、令人胆寒”的本领利剑。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在轨道内保持豁达心态,松弛地跳入人生的旷野。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要把眼光放长远、眼界放开阔,不争一时,把个人得失和职务升降看得轻一些,学会享受工作之余的快乐。像在乡镇工作的,天气好的傍晚约着一起散步,走走乡间小路,看看落日晚霞,熟悉瓜果水稻,和乡亲们唠唠家常,这既是熟悉镇情村貌的方式,也是工作之余的调剂。大家要以一种“只管登山不问高”的精神,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进退,以豁达的胸怀处理得失,毕竟,谁能保持“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气度,坚持“功成必定有我”的志向追求,谁就能经得住诱惑、抵得住浮躁,就能快乐积极地奔赴属于自己的旷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