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立于“北京中轴线” 观中国式现代化

四川省合江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冯琴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

此次申遗成功彰显了中华文明的突出成果,展现了大国首都的时代风貌,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成就,为促进世界遗产保护管理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案例。广大党员干部自当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革故鼎新,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共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共享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成果。

行走中轴线,以坚定文化自信之姿构造中国式现代化文化“补给站”。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敦煌莫高窟、秦陵兵马俑、苏州古典园林等文化遗产,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等精神谱系,《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等优秀文艺作品,无一不是文化自信的底气和源泉。北京中轴线申遗前后历经12年,本次申遗成功,正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成果。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进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方案”。

触摸厚重历史,以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之衷构筑中国式现代化遗产“保护塔”。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参与者”、也是历史的“书写者”。中华文明之所以博大精深而又源远流长,其根本在于人民群众的主体创造和薪火相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更应该以人民群众的共建共享为根本特征。只有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凝民心、聚民力,共同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发展的新局面。此次申遗之路多形式调动了公众保护传承“北京中轴线”的积极性,夯实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公众基础。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好传承文化遗产“明白人”。一方面要参与其中,把保护修缮工作干在实处,加强日常巡查,建立健全工作台账;另一方面要加大宣传,营造全民保护、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激发创新活力,以坚持革故鼎新之力构建中国式现代化文明“创造营”。充分发挥文物资源在延续北京老城历史文脉、促进城市建设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次申遗,得益于央地协同、多部门协调管理体制的健全,得益于“北京中轴线”遗产监测预警体系和数字展示平台的建立,得益于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的创新。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中华文明中革故鼎新的思想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文明发展的内生动力。唯有创新才能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文旅融合发展的关系。所以,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思考、善作善为,在坚持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础上,促进文化遗产创新性传承和创造性利用。

发布人:砥砺前行 发布时间:2024-7-30 08:39 收藏 阅读人次:1836

初审:向阳 编辑:文小汇 责编:理理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