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读懂“北京中轴线”背后的“生长”密码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涌泉街道清泉社区 唐代远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时光在中轴线上再添新标高。近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北京中轴线就是一份活着的世界文化遗产,历经逾7个世纪,一路继承发展、不断生长。中轴线上汇集了北京城建筑的精髓,承载着华夏文明的精彩印记,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延续性及强大生命力,擘画出新时代的文化风采。

读懂“一直在生长”的中轴魅力。“北京中轴线”既是古老的,也是现代的。这条中轴线纵贯北京老城南北,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此后经不断演进发展,形成今天全长7.8公里、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秩序井然、气势恢宏的城市建筑群。它不仅是一条地理上的轴线,更是历史与文化的脉络。作为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传统都城中轴线建筑群,“北京中轴线”——北端,钟鼓楼南北纵置,晨钟暮鼓镂刻出古人的时间秩序;南端,永定门巍峨耸立,寄托着“国泰民安、永远安定”的美好愿望。不得不说,历时十二年的申遗之路,那些逐步恢复历史风貌的古迹,生动真实的人间烟火,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文明强大的生命力,传递出中国文化自信与开放姿态,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生动注脚,更点亮世界文明之光。

读懂“一直在生长”的中轴智慧。不断生长的城市轴线,对中轴线的保护和修缮也没有落下脚步。从编制《北京中轴线风貌管控城市设计导则》,到发布《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再到公布实施《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系统、规范、有效的保护管理机制不断构建。整体来看,北京市已经亮出一组中轴线保护“成绩单”:完成了对太庙、社稷坛、天坛、景山等一些中轴线沿线上的重点文物的腾退工作,修缮开放了景山寿皇殿建筑群,先农坛和景山内一批文物建筑得到整体保护修缮,贯通了北京中轴线南段景观……作为世界共同的遗产、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北京中轴线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也正是得益于我国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在保护、利用、传承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让历史文化更好地融入生活,也为系统、规范、科学保护文化遗产提供有益借鉴,为提升城市文化内涵、激发文化创新活力贡献智慧和力量。

读懂“一直在生长”的中轴未来。北京中轴线,是历史轴线,也是发展轴线。通过现代技术,把历史图像与现实图像叠加,中轴线一直在“生长”。全站仪、车载扫描仪、站式扫描仪、推车式扫描仪、背包式扫描仪、手持扫描仪……各种设备轮番上阵,测绘人员夜以继日,天安门地区数十万个部(构)件的精细化数据采集。同样,在首都博物馆展出的“辉煌中轴”展览,通过文博数字艺术化,把北京中轴线“搬进”博物馆,并发起“数字中轴”“云上中轴”等项目,运用新兴技术深挖北京中轴线历史文化内涵,呈现出古今相通、虚实交织的沉浸式中轴线文化体验空间。如今,“云上中轴”小程序线上累计注册用户近80万人次,累计培训认证“数字打更人”志愿者近1.7万人,产生有效遗产巡检图片超7万张,越来越多人加入保护北京中轴线的队伍,让连通古今的北京中轴线正蓄力奔赴更加璀璨的未来。

遗产来自过去,终将面向未来。一条中轴线,所承载的是一个古今交融的大国首都的历史,见证了700多年的沧桑巨变,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底板,正在“虚实相生”中走向生机勃勃的未来,让文化遗产绽放新的时代光彩,持续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

发布人:缘是小白 发布时间:2024-8-6 08:04 收藏 阅读人次:1999

初审:杨南方 编辑:文小汇 责编:理理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