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会议指出,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不能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束缚手脚。“要强化制度建设与执行,统筹为基层减负和赋能”。广大党员干部要在推动在“为马赋能、为车减负”上下硬功、下真功、下实功,以实际行动让“基层减负”与“赋能提效”来一场“双向奔赴”。
明确“补钙壮骨、学思践悟”的减负方向,来一场“信仰所系”与“心有所归”的双向奔赴,推动赋能提效“由虚转实”。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形式主义归根结底是思想问题,因此必须从思想源头上解决理想信念的问题,拧紧思想“总开关”。对于“基层减负”的最关键的“总开关”问题,党中央对此既有着清醒的认识也更拿出了有力的行动。党中央连续数年集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中办连续数年印发文件向形式主义“开刀”,在中央政治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摆在与会同志案头的《关于2021年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情况的报告》,不仅是一份为基层减负的成绩单,更体现着党中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松绑”的力度和决心。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勇敢“自我松绑”的同时增强党性修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带头发扬好“四下基层”优良作风,坚持“脚尖”发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夯实破除“指尖之累”的思想根基,在“减负”中不减如磐初心。
坚持“严管厚爱、留白出彩”的减负导向,来一场“学有所悟”与“行有所止”的双向奔赴,激励赋能提效“大显身手”。“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作为承接顶层设计的“最后一公里”,人少事多、权小责大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特别是近些年,随着脱贫攻坚、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基层工作任务越来越重、标准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严。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为基层卸下枷锁,激发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一方面要树立更加鲜明的激励导向,推动形成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干事创业浓厚氛围,让“躺平者”躺不平,让“官僚习气”无处藏身。另一方面,广大党员干部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空谈客”,自上而下把“一级讲给一级听”变成“一级干给一级看”、把“层层抓开会”变成“层层抓落实”,真正让基层干部从繁文缛节、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奔一线、办实事、抓落实,让基层工作由“忙事务”向“抓服务”转变,让基层与群众的距离更近,党群干群的鱼水情更浓。
制定“放权赋能、优化治理”的减负措施,来一场“时代所期”与“行之所向”的双向奔赴,助力赋能提效“掷地有声”。基层减负是一场攻坚战,也是持久战,贵在坚持、重在落实,很多问题具有普遍性、顽固性、反复性,具体减什么、怎么减,需要多听听基层干部群众的心声。当前要继续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久久为功,更加注重源头治理和强基固本,更加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更加注重惠及人民群众,抓紧抓实抓具体,突出工作重点,把握工作节奏,防止工作走偏,坚决杜绝以形式主义反形式主义。时下正值党纪学习教育向纵深推进的关键时期,广大党员干部应以深入推动党纪学习教育为抓手,不断增强“自我减负”的紧迫感和政治自觉,坚决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减轻工作负担成效转化为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动力,把“自我松绑”所释放的“红利”,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在工作中更加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更加注重惠及人民群众,放开手脚闯、热火朝天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从而真正把基层减负的实效转化为人民群众更加充盈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