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高举改革开放旗帜,擘画改革宏伟蓝图,并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今天,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我们任重道远又信心满怀、干劲十足。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人民情怀、争取人民满意,继往开来、砥砺奋斗,用实际行动继续谱写浓墨重彩的改革篇章。
站稳人民立场,秉持“一心为民,矢志不渝”的信念,与人民同频共振,找准改革旋律和基调。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坚决贯彻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始终代表并着力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实现了从苦难到辉煌的历史巨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只有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为人民利益奋斗到底,才能在各种风险挑战面前从容不迫、迎难而上,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广大党员干部要砥砺“黎元为先”的民本思想,站稳“人民立场”这个根本政治立场,坚定不移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始终把“人民”摆在心中最高位置,用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和利益诉求为改革发展明确方向,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而矢志奋斗。
厚植人民情怀,永葆“鱼水情深,双向奔赴”的赤诚,同民心相通共鸣,积聚改革动力和智慧。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无论是“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的深情宣言,还是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抑或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出2000多项改革方案,涉及到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住房、就业等各项重点领域……改革路上的奋进足迹映照着共产党人岁月不改的人民情怀,彰显着人民至上的赤诚追求。“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同样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初心和使命。广大党员干部要涵养“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心怀“国之大者”、情牵“万家灯火”,牢固树立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勇挑乡村振兴、经济发展、基层治理等时代重任,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人民的“小事”当成自己的“要事”,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持之以恒的奋斗目标。
争取人民满意,恪守“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理念,向民心关切发力,擦亮改革成色和底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评价改革成效上要坚持群众立场,关键看办成了多少事,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群众到底认不认可、满不满意。”新赶考路上,只要我们坚定地与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能源源不断获得改革攻坚的勇气和爬坡过坎的动力。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广大党员干部要拿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把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急、呼声心声列入“改革清单”“履职清单”,真正做到在为民纾困解难中挑大梁、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在前、在推动惠民利民中唱主角,当好人民群众的“勤务兵”和“贴心人”;要时刻牢记干事创业是“为了谁、依靠谁”,自觉摈弃“躲事儿”思想、树立“扛事儿”担当,争做鞠躬尽瘁的“人民公仆”、不做等闲视之的“躺平干部”,始终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