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印发了《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党史学习教育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启示,最终“归宿”是为人民服务,更好地实现人民的利益。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终身课题”,从百年党史中涵养“三心”,把“为民造福”作为毕生追求,以“人民满意”为尺,向“人民满意”而行。
涵养“枝叶关情、念兹在兹”的滚烫初心,以“初心如磐谱华章”的强烈信念向“人民满意”而行。“人民”二字,在共产党人心中位置最高、分量最重。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就把“人民”二字鲜明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从春天的故事到新时代华章……党的百余年历史长河中,每一次重大变革、每一段英雄故事,无不彰显着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力量源泉。广大党员干部要把“人民”二字融入血脉之中,涵养“枝叶关情,念兹在兹”的滚烫初心,坚持站稳人民立场不动摇,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要牢记“人民”就是最大的信仰,始终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面”,多去走村入户“看一看”,多到田间阡陌“转一转”,多和干部群众“聊一聊”,近距离、全方位、沉浸式了解人民期盼,时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切实做到为民解忧、为民办事、为民谋利,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深厚情怀向“人民满意”努力奋斗。
涵养“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的为民恒心,以“道义争担敢息肩”的责任担当向“人民满意”而行。恒心,是对践行“初心”的最好彰显,有恒心,才可有始有终,才可“不忘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从长征时期的“半条被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幸福路子”,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广大党员干部无论身处什么岗位,都必须“恪守为民之责,善谋为民之策”,以“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的恒心为民造福,坚持一切从群众的需求出发,时刻关注群众的安危冷暖,以时时放不下心、事事牵挂于心的责任感,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过硬作风,让每一项政策措施的制定都反映民情、体现民意、顺应民心,把“想着人民”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具体工作中,真正把工作做到“点子”上、做到群众“心坎”上,用干部的“辛苦指数”刷新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把“满意”二字深深镌刻进人民心中。
涵养“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赤诚决心,以“肩鸿任钜踏歌行”的奋斗姿态向“人民满意”而行。百年奋斗,百年风华。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风雨沧桑,以昂扬的奋斗姿态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娄山关”“腊子口”,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带领人民群众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是凭借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担当,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憧憬变为现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把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奋斗目标,涵养“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赤诚决心,树牢“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行动导向,在践行为民宗旨的深处校准“奋斗坐标”,勇于接“烫手的山芋”,敢于啃“最硬的骨头”,把关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枝叶小事”当成“头等大事”办好、办实,解决好与人民群众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住房、办事、托幼养老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的各类问题,全力以赴将一件件“民生清单”变成“幸福账单”,用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在向“人民满意”前行的道路上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