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改革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只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完善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制度机制,才能从根本上破解干部不想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等“困局”,不断激发干部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的奋进“动能”。
以改革之“力”聚思想之“魂”,破解动力不足“不想为”困局,增强“想干事”的行动自觉。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先解决“想不想”“愿不愿”的问题,才能解决“敢不敢”的问题。要坚持从思想根源抓起,突出抓好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持续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培训,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学通弄懂其中蕴含的新观点、新方法、新论断,不断砥砺思想定力的强度、拓宽思想视野的广度、提升思想境界的高度,引导党员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到红色教育基地接受精神洗礼、领悟信念力量、坚定初心使命,不断增强干部“想为愿为”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以改革之“力”强干事之“能”,破解本领不强“不作为”困局,增强“会干事”的过硬本领。干部干事创业,既要有担当之心,又要有担当之能。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无论是科技创新带来的产业变革,还是社会治理中的复杂矛盾,都对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强化专业训练,探索建立“发展点题—干部破题”的培训机制,聚焦干部素质短板、能力弱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的原则,加大干部专业化培训的“频度”和“深度”,加快专业知识更新和专业能力养成。要强化实践锻炼,实施年轻干部“青苗赋能”计划,选派干部到招商引资一线、项目服务一线、乡村振兴一线、重点攻坚一线、助企惠企一线摔打磨炼,推动干部在实践实战中开阔眼界思路、更新思想观念、增强实践经验,全面提升“能为会为”的过硬本领。
以改革之“力”明担当之“责”,破解闯劲不够“不敢为”困局,增强“敢干事”的坚毅魄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激励干部干事担事,关键在于用好担当有为的好干部。要鲜明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大力选拔在高质量发展中知重负重、敢闯敢干、关键时刻能扛硬活打硬仗的干部,坚决不用不敢担当、不愿负责、安于现状的人,真正让想做事的人有更多机会干事,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加强干部正确政绩观教育,及时发现纠正政绩观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引导干部正确处理好发展与民生、当前与长远、速度与质量、显绩与潜绩等关系,真正把正确政绩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积极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对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不会担当的干部进行果断调整,有效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倒逼各级干部主动扛事、用心干事,不断激发“敢为勇为”的强大动力。
以改革之“力”解后顾之“忧”,破解环境不优“不善为”困局,增强“干成事”的原生动力。关心关爱是对干部最大的激励,只有对干部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才能让担当作为者没有后顾之忧,心无旁骛干事创业。要细化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健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严肃处理诬告陷害、打击报复等行为,对处分期满、表现优秀的干部大胆使用,以鲜明态度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最大限度激发干事创业热情。要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强化对干部的人文关怀,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动态掌握干部工作情况、思想动态、生活困难,及时疏导情绪,打开思想症结,身心愉悦投入工作。要认真落实干部带薪休假、健康体检等措施,帮助干部解决子女就学、就医等方面的困难,积极营造“善为乐为”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