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草木复葱茏。不知不觉选调之行已过两个春秋,从一切陌生到满目熟悉,从满目熟悉又到满怀不舍。如今到村任职期满,即将迎来选调生驻村的“结业考试”。在“迎考”之际,选调生当以“考前复习”的心态梳理总结驻村一线得来的“如意真经”,用“不断练习”的姿态重温“知民意、察民情”的“基术本功”,从驻村的“三个转变”中品读蕴含在基层“无字之书”的力量源泉,答好驻村考核的“结业考试”。
转变一:从大学的“三好学生”到基层的“小学生”
关键词:“调查研究”“俯身向下”“脚粘泥土”
时间:“24*365”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对人民,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就要深深懂得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道理,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刚参加工作我激情满怀,带着初出校园“三好学生”的光环,来到基层本想大展身手,不料蕴藏“家常里短”“三言两语”看似简单朴素却蕴含着丰富群众智慧。如何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完成得更有新意、更加出彩,则需要下一番功夫。在“基层大学”里最离不开的是土地,不管是农民种地,还是选调生成长,都需要钻进土里,锄地播种、汲取养分。从跟随村民百姓学方言、讲方言,到学习村委干部解纠纷、化矛盾、再到种地大拿传授察农时、学农艺,驻村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户村民都是“基层大学”的“教室”和“老师”。所以,我跟着“老师们“的步伐开始走遍“基层大学”里的每一个角落,遍访农牧户,在乡野田间看庄稼、做调研;在街头巷尾听民声、察民情;在春夏秋冬经风雨、见世面,用脚步感受土地的智慧、用眼睛记录基层的风貌、用耳朵倾听百姓的心声,在基层的大课堂成长蜕变、扎根壮苗。
何解决好“学士帽”难戴“草编帽”的症结,作为选调生要坚持向内自省、自开良药,瞄准“俯身向下”这一为民方向,谨遵村内致富能手、村委大哥所开“医嘱良药”,善用调查研究为“药引”,当房前屋后“长桌短凳”为“容具”,辅以“枝叶关情、俯首甘牛”的“文文细火”,以驻村的24时为“周期”,以“365天如一日”为“疗程”,小火慢炖,在“医己治疾”的同时把稳民生命脉、找准村民之需,同村民百姓共握纸笔共同答好“结业考试”。
转变二:从会议室的“最后一排”到“第一排”
关键词:“忧民之忧”“外来客与自家人”“师从村民”
时间:“365*2”
驻村之初,我对于上级政策规定和自身工作职责知之甚少、知之甚浅,到村的第一次党员大会我坐在会议室最后一排,群众好奇打量着新来的大学生,村民百姓咨询很多民生政策我陷入“一问三不知”的窘境。村支书对我说:“农村工作要学会换位思考,融入村里生活,争做‘村里人’。”让我感触颇深,此后借助选调生的“八个一”任务活动,我开始对全村263户村民的遍访工作,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同群众面对面交谈,详细了解村里的经济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需求,与困难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同“致富能手”“种植大拿”详细交流经验,收集“房前屋后”“柳荫树下”的民意诉求,在一次次跟着支部书记和两委班子在处理基层事务的过程中,听他们说、看他们做、向他们学,慢慢地工作越来越上手,也越来越熟悉村情民意,也从会议室最后一排的看客“备受期待”的到第一排“讲政策、传精神”。驻村的两年时间,我在一次次敲响农户大门、一步步踏在田间地头的途中,感受到村民回报“枝叶关情”的“鱼水深情”、领略到“豆薯间作”“桃三杏四梨五年”的农民智慧,我的足迹遍布在13个村民组,把内心的真情传递到263户人家,我也逐渐成了大家心中的“小助理”“咱村人”,这一个个变化让我懂得“只有将心比心,才能换取真心”。
转变三:从村委的“村书记助理”到重点任务的“固定联系人”
关键词:“身心俱入”“房前屋后”“靠前一步”
时间:“2+N”
“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涯”。驻村的两年时间“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的殷殷厚望在我身上得到充分检验。两年时间,从“农村厕所革命”摸排走访到“大病补助”材料申请,发展党员的“严密细致”到材料撰写的“愁眉蹙额”,我始终以真心换真情,用真情暖民心,耐心倾听群众所盼,认真记录群众所需,深切回应群众所念,着力解决群众所急,我的身份是“村书记助理”角色早已转变为村内各项任务的“固定联系人”。在一次次与村民交谈的“家长里短”中我的沟通能力不断提升,在一次次接待工作的“谨小慎微”中我的统筹能力明显增强,在一次次中我的写作能力日益增进,在一次次应急救灾的“如履薄冰”中我的适应能力得以提高,这一年,我丰富了“阅历”,提升了“能力”。这段时间,是收获,是蜕变。
两年的基层服务期是结束也是开始,驻村的扎根历练让我对“选调生”这一词有了全新的认识:“选”为选择基层、选择奋斗;“调”为调整角色、调整状态;“生”为生而为民、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