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提升党员教育质量、增强党员服务群众和助力乡村振兴的能力,广西壮族自治区永福县永安乡党委立足辖区党员队伍结构层次,根据不同类别党员的生产生活实际,创新党员教育形式,通过按需施教,增强针对性,让党员学有所获;双线并行,提升精准性,让党员学有所得;实践教学,提高实效性,让党员学有所为,促使党员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按需施教,增强党员教育针对性,让党员学有所获。为进一步提升党员教育质量,永安乡党委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电话询问等多种方式,全面掌握政府党员干部、村干部、农村普通党员等群体的特点与需求,精心研究制定了《永安乡党员教育因材施教培训方案》,针对不同群体的党员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充分依托乡党建人才库、乡土人才库、“五老”人员、优秀党代表和优秀人大代表等师资力量,结合时政热点、党建知识、农技知识等内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分批分类开展极具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培训。对于党员干部和村干部,采用“书记讲党课”“业务骨干讲学”和“乡贤轮值轮岗讲经验”的方式,以讲政策、传经验、述业务、谈措施等形式,着力提升他们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能力。而对于农民党员、老党员、流动党员等群体,则采取“理论课堂集中学+送教上门学+云端课堂线上学”的方式,借助新媒体、农技课堂、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等载体,开展思想教育、技能培训和政策宣讲,确保每一位党员都能接受教育,学有所获。
双线并行,提升党员教育精准性,让党员学有所得。为切实增强党员教育的广度和精准性,永安乡党委采取“线上学习+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构建起覆盖全员的学习体系。线上,利用“学习强国”“共产党员网”等网络平台资源,借助微信群、公众号向党员推送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规党纪和权威媒体重点报道以及理论文章等,将学堂搬到党员群众的指尖,实现教育内容的精准投放。线下,开设“书记课堂”“庭院课堂”“青年讲堂”,依托每周干部职工大会、庭院会、农技培训课等载体,通过领导领学、青年干部讲学、农技专家田间授课等方式,推动理论、政策、业务、技能学习不断走深走实,确保教育形式的精准适配。同时,依托“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桂林市廉政教育基地”“永安乡烈士陵园”等桂林市辖区内的红色教学点,开设“红色课堂”,精心设计“重走长征路+重温入党誓词+参观展馆+观看警示教育片+互动交流”等教学流程,先后组织党员500余人次开展沉浸式教学,让党员接受红色精神洗礼,不断提升自我。
实践教学,提升党员教育实效性,让党员学有所为。永安乡党委始终坚持把“学出成果,做出成效”作为党员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创建“党建+网格+宣传+问需+领办”的实践教学模式,持续深化农村党员领岗践诺、党员干部下沉一线服务制度。将全乡9个行政村划分为54个网格方块,将在家的400余名农民党员按照就近原则划入网格,将全乡60余名党员干部按照分工安排划入相应的网格,构建“乡党委—村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员先锋队—党员”一贯到底的组织体系,采取“1名班子领导与3名党员干部、6名普通党员、N名志愿者结对组成志愿服务队”的方式,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推动“党员联系到户、民情走访到户、产业对接到户、帮扶服务到户”,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同时,开展“我为家乡办实事”实践活动,引导全乡党员干部、普通党员投身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乡村风貌提升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具体事务之中,在具体工作中发挥作用。在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下,截至目前,解决群众困难诉求300余件,助力永安乡打造出“永安红”红籽花生和“盛昌红”优质香米两个特色农产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