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短情长,初见八月,天津大学将定点帮扶的甘肃宕昌县特产“当归”随通知书一同寄送,既寓意求学路上终有回甘,也传递“‘当’你学成,‘归’家报国”的家国情怀;浙江农林大学以当地特产“毛竹”为原材料,运用自主研发的刨切微薄竹技术制作印刷录取通知书,向新生传递崇尚生态、发展科技、弘扬文化的价值观……这一封封带着“农味”的高校录取通知书,不仅是“你好,新同学”下的新心意、新文化、新精神,也让窥见“你好,新农村”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新格局、新篇章、新征程。
海阔鱼跃,天高鸟飞。新时代的中国农业紧紧握住创新的“金钥匙”,敢想敢为“开大门”。污水不再横流臭气熏天,农污运维、污水厂一体化运维监管让一条条农村的“毛细血管”清起来,“生态底色”亮起来;大田“耕种管收”不再只凭农作经验,“藏粮于技”的生长动态智慧监管让科学种田从梦想照进现实;肉牛养殖不再“两眼一抓瞎”,“牛脸识别”实现肉牛从养殖场到餐桌数据可视化,拓宽农民致富路……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以农业科技创新为引领,聚力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加速生产改革升级、前瞻谋划产业集群,将有效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塑造农业发展的新格局。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新时代的中国农业紧紧抓住实效的“田里石”,久久为功“建高山”。东北黑土地从保护规划到行动计划再到实施方案,将黑土耕地全部划为永久基本农田牢牢端稳“中国饭碗”;江苏树山紧扣文旅融合创新,通过“乡村+文创”搭建全国“乡村双创中心”开辟致富新路;陕西安康与江苏常州促成萝卜干炒腊肉的美食联姻,创造“苏陕协作”佳话、共谋区域发展“同心圆”……完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多措并举下共同守护乡村,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
前山已渡,后山待攀。新时代的中国农业紧紧拿住人才的“活引擎”,接续相至“冲云天”。东南西北各地的高校师生们扎根田野,聚焦生产环节的“会种地”到“慧种地”的转变,竭力打造“耕牛退休、铁牛下田、农民进城、专家种地”新图景;数十年来,精准匹配、人岗相适,把基层需要的干部派下去,农村工作指导员们脚沾泥土、一起奋斗,把幸福送到百姓家门;支部联建、村企联合、社企联合等多种方式吸引一位又一位的乡村振兴合伙人,解锁“共赢密码”,让乡村振兴从“独角戏”转为“大合唱”……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引育留用”一代又一代的乡村人才,共同谋发展、谋福祉,把切实问题一个个解决,把美好未来一步步落实,迈上乡村振兴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