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强调以调动全党抓改革、促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
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则事半功倍。破旧立新的过程,不仅需勇气与决断,亦需智慧与策略,以确保在破除既有格局之际,能有效地开创更合理高效的新局面。民族复兴,关键在人,正确的选人用人关系到党的伟大事业的成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广大党员干部须坚决破除四类问题,争做“会作为、肯作为、敢作为、善作为”干部,方能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无往不利”。
破除“乱作为”问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涵养“万山磅礴看主峰”的过硬政治,立足成为“会作为”干部。“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政治上就靠不住。乱作为,是政治不过硬的典型体现,政绩观存在偏差和扭曲,树立正确政绩观是干部党性修养和宗旨意识的体现。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增强党性修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时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加强作风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紧盯“四风”问题,持续深化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将“会作为”的干部形象塑造得更加鲜明立体,成为推动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破除“不作为”问题,心系百姓,一心为民,厚植“但愿苍生俱饱暖”的为民情怀,立足成为“肯作为”干部。“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我党能有今天如此的辉煌成就,就是善于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不断汲取群众智慧。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甘当百姓“小学生”,虚心向群众学习,深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凝聚民心。要坚决摒弃“不作为”的消极态度,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积极投身到为人民服务的火热实践中去。将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把群众的困难视为自己的责任,用实际行动诠释“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
破除“不敢为”问题,披荆斩棘,逆流而上,保持“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拼搏精神,立足成为“敢作为”干部。“壮士怀愤激,安能守虚冲”。改革之路,荆棘满布,唯有勇者方能前行,怕出问题不敢碰硬,实际上就是精神缺钙、缺乏斗争精神的表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形势错综复杂复杂,矛盾冲突频发,抓改革必须要久久为功,一些改革举措可能当下无法立竿见影,这更要求党员干部具备敢闯“深水区”、敢啃“硬骨头”的魄力。要深刻理解“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内涵,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挺身而出,在复杂局面中迎难而上,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态度胸怀,推动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要勇于担当、敢于负责,面对困难和挑战不推诿、不回避,积极寻求解决之道,用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合力。
破除“不善为”问题,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增强“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干本领,立足成为“善作为”干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学习各方面知识,努力在实践中增加才干,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善作为,是干部能力的体现,更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关键。不善为本质上是能力不足、本领恐慌。破除不善为问题,必须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加强日常化、系统化的培训体系建设,进一步拓宽实践锻炼的多样化渠道,使自己成为政策上的“明白人”、业务上的“多面手”、服务上的“贴心人”。增强自身本领,一靠学习,二靠实践。广大党员干部当在本职岗位上深耕细作、精益求精,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锤炼才干,从而全面提升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