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之行周而复始,星汉灿烂几度寒暑。2023年7月,我走出大学校园,心中铭记着“弘毅明德”的校训,来到了广东省吴川市樟铺镇龙塘村。转眼之间,一年时光已经飞驰而过,驻村工作让我少了几分书生气、多了几分泥土气,也让我对“选调生”这三个字有了更深的认识。
又逢一年毕业季,又有一群红衣少年郎,宿昔不梳,十年寒窗;剑未佩妥,便至基层,这便是“选调生”。于我看来,选调生应当“选”之于党秉持初心,“调”之于任扎根基层,“生”而为民实干担当。选调生既是应届毕业生中的优秀者,又是“扎根基层”选择的践行者。每年,少年郎们告别大城市的喧嚣、在父母身边的安逸,毅然决然选择质朴的乡村、到基层大熔炉去经历风雨、开拓眼界。于我们而言,这是一条投身基层学习实践的成长之路,也是一个经风雨、见世面,不做温室里的花草、不做庭院里的“千里马”的好机会。
选调生当不忘初心、爱我所“选”,秉持“三年两满何须计,风月初心及少年”初心,坚持人民至上,坚定为民初心信仰。“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选”就意味着坚定的选择。“放弃读研和大城市回到家里工作,有后悔吗?”自己曾不止一次听到和思考过这个问题。确实是,初到村委会,自己懵懵懂懂,应对的工作是“千头万绪”,群众的诉求是“五花八门”,深深感受到了基层的艰苦与复杂。习近平总书记曾勉励广大高校毕业生:“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选调生驻村工作恰如练兵场,应当坚定信念,砥砺前行。乡村这片广大沃土上,有着最丰富的资源、最淳朴的劳动人民,也有其固有发展瓶颈,如果没有踏在崎岖的乡道上,就难以在乡村这片土地得到真正的锻炼,更难品味其中酸涩和甘甜。因此,既然做出了选择,那么就不怕各种各样的“娄山关”“腊子口”。“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面对“疾风”和“烈火”,我们广大选调生必须领悟使命责任,不忘为民初心,坚定奋斗决心,不负初心使命。
选调生当向下扎根、稳住步“调”,秉持“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态度,坚持以学为先,炼好扎根基层本领。“是非明于学习,境界升于内省”。习近平总书记曾教导青年干部:“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学生时代,夙兴夜寐,专注学习,为的是学好专业知识,提高学习成绩和做好比赛项目。如今虽没有了“期末考试”“毕业焦虑”,但却增添了“本领恐慌”。初到基层,手忙脚乱,曾因经验不足未能解答民众疑惑而深感自责,也因资历浅方法弱无法处理村中矛盾纠纷而陷入自我怀疑……为尽快稳住步调,找到节奏,我决定“向下扎根”,及时“清空”自己,保持“空杯”心态,发挥求学做比赛项目时的学习韧劲。利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等契机,利用共产党员网、求是杂志、红旗文稿、人民日报等“良师益友”,开始“充电补能”;同时做到“甘当小学生”,求教于村两委干部、求教于村民、求教于广袤田野,在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的同时,注重村中事务性工作的提升,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练好驻村为民内功。
选调生当向上拔节、向阳而“生”,秉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风,坚持担当作为,提升履职尽责能力。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作为一名青年选调生,要主动担当,求真务实。初入基层,在乡村振兴一线,曾因面对复杂的乡土人情社会和繁重的工作而想要退缩;在矛盾纠纷一线,曾因不被理解被指着鼻子骂而怀疑自己的工作价值;在急难险重工作面前,曾因一遍遍修改汇报材料而陷入自我怀疑。然而,作为驻村选调生,必须坚定“锲而不舍,穷且弥坚”之心,始终与老百姓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在担当、作为上下功夫、花力气。一年以来,我经历了镇党建办、上级组织部门、村“两委”换届、人大换届、防汛、维稳、基层党建、绿美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房屋隐患排查等多岗位、多工种锻炼。也在工作中更深刻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把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作为奋斗目标”这句话的内涵。同时,也鞭策自己要养成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要将村民群众“关键小事”放在“心头”,将责任落到实处,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主动解决村民群众生活中的“急难愁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