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习惯于城市中高楼林立伴随着霓虹灯彩的舒适生活,一年后,也同样习惯了乡村里砖墙瓦房聆听着虫鸣鸟叫的驻村生活。今年是我成为选调生以后驻村的第一年,在这一年里,从开始的无所适从到现在的渐有底气,从初来时的罔知所措到现如今的了然于胸,宛如一场充实而深刻的人生修行,让我在基层实现了扎根、破土、成长的“华丽蜕变”。
踏在农间小道,让理论知识扎根“山川田野”转化为群众工作的“深度”。“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驻村以来,我始终坚持把学习内化为工作要求、精神追求、工作职责和生活态度,走过每一个乡间小道,去探索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在驻村初期,我迈开腿,走出办公室,深入到田间地头、村民家中,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只有亲自去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农村的发展变化,才能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走到田地里查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我由衷地体会到“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从播种、灌溉到收获,无不体现出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走到脱贫户家里核算收入,我真切地体会到人间烟火和人情冷暖。我们白天深入农户家中进行实地走访,全面而细致地了解群众收入来源与支出情况,晚上及时将白天收集到的信息在系统中进行录入,耕地补贴统计、养老保险收缴、医疗保险汇总……一项项数据、一张张报表、一页页台账,都需要沉下心来认真细致地去填写。通过挨家挨户的串门,与村民面对面的交流,我学到了群众工作的技巧和方法,提高了与群众打交道的能力,积累了许多实用有效的工作经验。
坐在农家土炕,让真情实感融入“急难愁盼”转化为群众工作的“温度”。“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心念民情,怀“一枝一叶总关情”之关切,“不止不休”为民服务。和群众有效沟通是贴近群众,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放下架子,才能卸下包袱、坦诚交流,群众才愿敞开心扉。深入基层“接地气”离不开“坦诚”二字,只有带着诚意、揣着诚心、怀着诚信走进群众,与群众面对面坦诚交流、心贴心坦诚对话、实打实坦诚服务,才能迎来与“真心声、真民意、真感情”的相遇。刚到村上时,我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面孔总是很胆怯,不知如何开展工作,显得手足无措,后来在驻村干部与帮扶队成员的带领下入户走访,我积极与村民交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他们宣传党的政策和方针,解释政策的意义和目的。同时,我也认真倾听他们的诉求和呼声,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需求,提供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努力做到一事一结、一事一思,对工作中暴露的问题,强化复盘、及时总结。耐心地倾听和交流,不仅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农村农户的实际情况,也让我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增进了与村民之间的感情和信任。
走进农家院落,让真抓实干推动“乡村振兴”转化为群众工作“力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开展乡村建设,聚焦现阶段农民群众需求强烈、能抓得住、抓几年就能见到成效的重点实事,抓一件成一件,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作为选调的驻村干部,要扑下身子,走进农家院落、乡村田野,走进建设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和群众同耕作同收获,今年全村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1290亩,拓宽了群众的收入渠道。聘用公益性岗位人员每天清扫村内外环境卫生,购置垃圾清运车,修建桥梁和凉亭,发展村集体经济……村庄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村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驻村工作中,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从实践“活的课程”中学习,虚心请教村上的老党员、土专家、田博士,学习各地干事创业的好经验、好做法对我们来说都是宝贵的“他山之石”,学习先进经验,同时将学到的做法改良、优化,与本村实际相结合,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真正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更好地为全村发展贡献微薄之力,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