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九月的东北平原,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广大基层干部要漫步广袤原野,在喜看“稻谷盈穗”,欣赏“层林尽染”,畅饮“田园佳酿”、纵览“万马奔腾”的过程中,舞动“如椽巨笔”,书写东北全面振兴“幸福长卷”。
喜看“稻谷盈穗”,“如椽巨笔”擘画“粮”辰美景,书写“稻花香里说丰年”的“粮仓守护”长卷。“稻花香透万家门,黑土流金谷满囤”,秋高气爽,漫步于东北平原,沁人心脾的微风夹杂着谷物的芳香,让人心旷神怡,一品“丰收喜悦”。“仓廪实,天下安”,黑土地素有“粮仓”之称,扎根于此,广大基层干部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以“党建+顶层设计”的创新模式擘画“粮”辰美景,确保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在“精细落实”中“落地生花”。还要全面整合区域党建资源,积极联动相关部门、企业、科研机构,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中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以“藏粮于技”的思维推动农业机械化、农业自动化、农业数字化等现代智能农业科技在黑土地上得到广泛应用,确保10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得到大力推进,不断提升亩均耕地质量和抗灾减灾能力,调动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更好稳住粮食安全这块“压舱石”。
欣赏“层林尽染”,“天马行空”饱蘸“农”情之墨,书写“绿水青山带笑颜”的“文旅融合”长卷。“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金秋时节,东北层林尽染、遍地金黄,“秋之韵”为别样的关东风情又增添一丝“诗情画意”。东北地区,四季分明,春之“山花烂漫”、夏之“绿草如茵”、秋之“层林浸染”、冬之“银装素裹”,四时美景赋予文旅发展“万千可能”。其中最具特色的“冰雪资源”曾一度助力哈尔滨“火热出圈”。在波澜壮阔的东北全面振兴征程上,广大基层干部要在“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理念指引下,从美化环境、盘活资源、创新机制入手,用一步一印的“深脚力”,在一山翻越一山找、一地接连一地寻、一户紧挨一户问中唤醒沉睡“资源禀赋”,整合特色资源沿线的“景观元素”,不断优化“配套设施”,积极探索“趣味项目”,做到聚“特色禀赋”之光,点亮“文旅线路”研发灵感,在“自然景观”“特色资源”与“人文风情”协调发展中点“绿”成“金”中,探寻文旅高质量融合“路径”。
畅饮“田园佳酿”,“笔锋遒劲”勾勒“钱”景宏图,书写“天工人巧日争新”的“产业发展”长卷。关东有三宝,人参、貂皮、鹿茸角,肥沃的黑土地孕育万千瑰宝,为东北全面振兴打下深厚根基。广大基层干部要立足肥沃黑土地,以“东北三宝”为主线,深度唤醒东北地区的特产资源,在遵循自然物产生产规律的前提下,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特色物产的“产量”和“质量”,为“土货出山”夯实根基,真正做到从开放资源上突破,从策划规划上突破,从产业延伸上突破,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优势,着力打造“一地一品”,不断建强“产业链条”,在点“绿”成金的过程中,创新引入绿色智能科技,不断提升乡土特产的“含绿量”“含智量”“含金量”,助力农产品深加工、趣味采摘、观光旅游、非遗产品开发以及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不断升级”,驱动特色产业加速发展的“动力引擎”,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纵览“万马奔腾”,“力透纸背”巧绘“兴”村万象,书写“头雁领航群雁飞”的“共同富裕”长卷。“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东北全面振兴,人才是关键。广大基层干部要立足本土资源禀赋、基础优势和自身发展实际,巧打“乡情牌”,搭建干事创业的“项目舞台”,让掌握前沿农业科技的“海外人才”、实践经验丰富的“乡土工匠”、对广袤乡土情谊深厚的“外出乡贤”能够竞相奔赴;还要做好人才保障工作,在发展中进一步完善人才关怀机制,积极协调解决人才在住宿、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全方位塑造出“尊重人才、礼遇贤士”的良好生态,构建“头雁”领飞、“鸿雁”竞飞、“归雁”高飞的发展格局,引导“人才雁阵”飞入“千家万户”,辅导本土农民掌握智能种养、电商销售、现代管理等“新农技”,确保父老乡亲在崭新蜕变中携手奔向共同富裕的“幸福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