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繁荣的重要保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实践中,各级党员干部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的主线,以“唇齿相依”的鱼水之情、“携手共进”的家国之情、“共创未来”的奋进之情,共同奏响民族团结“奋进曲”。
秉乘“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之意,以“唇齿相依、休戚与共”的鱼水之情,奏响九州大同的“和谐曲”。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休戚与共、携手共进的团结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邦畿千里,维民所止。’各族先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翻开历史画卷,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到“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从“彝海结盟”到“牦牛革命”,从“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藏族边疆战士到“十八洞村一心扶贫”的苗族村干部,中华大地的历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休戚与共、唇齿相依的团结历史。新征程上,各民族广大干部群众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加强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学习以及民族团结教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要坚持从青少年教育抓起,采取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沉浸式教育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不断增强广大青少年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让“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
常怀“报国之志不可无”之意,以“携手共进、荣辱与共”的家国之情,奏响守望相助的“协作曲”。“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各民族荣辱与共,既携手书写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璀璨文明画卷,也共同奏响了“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等抵御外辱的血与火之歌。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各民族之间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守望相助”,中华民族才能历经风雨,依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才能朝着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大步迈进。新征程上,各民族干部群众要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系统化推进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要主动把握新时期全媒体舆论特点和规律,牢牢把握舆论主动权和主导权,让互联网成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
砥砺“群心荟萃定辉煌”之意,以“交流互融、命运与共”的奋斗之情,奏响共创未来的“幸福曲”。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落下”。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紧密联系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我国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不断深化,呈现出大流动、大融居的新特点。实践中,我们要顺应形势需要,以促进“各民族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为导向,加强公共服务供给力度,持续推进兴边富民行动、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民族手工业等特色产业项目建设,健全民族工作法律法规体系,依法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要坚持一视同仁、一断于法,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案事件,保证各族公民平等享有权利、平等履行义务,推动各族群众生活条件持续改善,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