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乡村全面振兴涉及农业、文化、生态、组织、人才多方面,基层干部作为乡村全面振兴“交响曲”的“演奏者”,要敢作为、善作为,以“农”为“出发点”、以“文”为“着力点”、以“旅”为“落脚点”,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以“农”为“出发点”,奏响“稻粱丰硕,猪肥鸡壮”的产业升级“主题曲”。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要走出一条人无我有、科学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基层党员干部要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战略最基本任务,立足本地优势和产业基础,着眼扩规模、提品质、育品牌、增效益,大力发展传统产业、特色产业、优势产业相结合的产业体系,实现“一村一品”差异化发展。要依靠企业规模经营、市场经营的优势,聚合各方资源和渠道,通过土地流转、订单种植等方式,形成“企业+”的发展模式,推动产业适度规模经营,打造特色农特产品牌,形成规模效应、品牌效应。要坚持“服务到村、指导到户、精准到人”原则,统筹农业技术人员通过“入户走访+田间指导”方式,高效解决群众产业种植技术、农作物病虫防治等发展难题。
以“文”为“着力点”,唱响“箫鼓春社,古风依存”的文化振兴“进行曲”。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只有加强乡村文化振兴,耕种文明的“种子”才能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要用“活”公共文化设施。要因地制宜建好、用好、护好村图书室、古村落、休闲广场等公共文化设施,提升硬件和软件,真正将设施建到群众的“心尖儿上”,让村民享有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要做“优”文化创意产品。优质的文创产品可以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澎湃动力,要结合本地民俗、特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重要资源,搭乘数字经济“快车”,通过“互联网+文化”的形式,打造出符合本地特色的文创产品,丰富乡村文化供给形式,增强村民文化认同感。要建“强”文化人才队伍。人才是第一资源,要以惜才、爱才、惠才为导向,统筹推进“引才、用才、固才”,持续完善文化人才激励机制,确保文化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以“旅”为“落脚点”,弹奏“奚山作伴,云月为俦”的旅游助农“协奏曲”。“李子坝轻轨穿楼”“背篓专线”“青甘大环线”“G318国道”“淄博烧烤”“天水麻辣烫”……网红旅游IP的出圈既得益于互联网时代的“加油助威”,也得益于各地政府部门对旅游品牌的精心培育。旅游业一头连着游客的“诗与远方”,一头连着群众的“衣食住行”,乡村旅游资源多、路子广,各地政府要搭乘“互联网+”的时代东风,紧跟热点,深挖农耕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内涵,另辟蹊径,将风土人情、历史古迹与节庆活动“融会贯通”,“种”风景、“育”景点、“创”品牌,集成式打造集观赏、采摘、研学于一体的旅游项目,以优质的项目、服务将“流量”变“留量”,做优做强旅游业“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