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聆听“大河弦歌”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错那市委组织部 张凡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9月12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甘肃省兰州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坚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促进全流域生态保护上新台阶、绿色转型有新进展、高质量发展有新成效、人民群众生活有新改善,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五千年黄河奔流不息,孕育了古老的华夏文明;五千公里黄河九曲回肠,演绎着多姿多娇的山河颂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将“黄河很美,将来会更美”的殷殷嘱托转化为知责于心、践责于行的实际行动,以“领唱者”的担当凝心聚力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聆听“一水同舟共护河”的生态原声,聚多方合力“攥指成拳”,在“众人合力志如磐,团结一心天地宽”中奏响生态保护“主旋律”。“黄河宁,天下平。”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从奔腾咆哮的壶口瀑布,到宁静悠远的河套平原,从雄浑壮阔的兰州黄河铁桥,到古朴典雅的碛口古镇,黄河流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持续完善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广大党员干部要争当黄河流域生态协同保护的推动者,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共同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要建立健全协同保护机制,加强区域间的沟通与合作,打破行政壁垒,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用、问题共解。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让生态保护从“单打独斗”向“聚指成拳”转变。

聆听“点绿成金向未来”的产业雅调,促绿色转型“腾笼换鸟”,在“绿满山川金不换,青山绿水带笑颜”中奏响和谐发展“变奏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发展方式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从“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再到“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系统推进……我们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心讲好黄河流域绿色转型的动人故事,统筹“眼前”与“长远”、兼顾“数量”与“质量”,制定有利于绿色转型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推进流域产业智能化、低碳化、融合化发展,实现“含绿量”与“含金量”的双赢。

聆听“黄河远上白云间”的文明回响,扬文化自信“继往开来”,在“书藏万卷传千古,源远流长韵味长”中奏响文化传承“最强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要保护弘扬黄河文化,传承好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黄河流域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风情,从“半坡文化”到“老官台文化”,从“裴李岗文化”到“磁山文化”从粗犷豪放的“黄河号子”到“赛军舰”的“羊皮筏子”,再到写满沧桑的“窑洞民居”……多姿多彩的黄河文明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广大党员干部要当好黄河文化的传播使者,加强对黄河文化的研究和挖掘,强化对黄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通过典籍研究、文物保护、文化遗址公园建设等方式,让黄河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和拓展。要创新黄河文化宣传路径,通过举办文化节、艺术展览、民俗表演等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黄河文化、走进黄河文化,感受黄河文化的魅力,让黄河文化“亮起来”“活起来”“火起来”,为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发布人:天山雄鹰 发布时间:2024-9-14 09:04 收藏 阅读人次:7776

初审:林竹 编辑:亦风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