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全会精神宣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对此,要从深化内容、拓宽渠道、强化互动、注重实效四个方面,推动有效抓好理论宣讲,力求在深度、广度、温度、效度上实现有机融合,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深化内容上下功夫,用“真诚心”写好“讲什么”文章,推动理论宣讲更有“深度”。精准把握理论精髓。宣讲者必须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理解其时代背景、重大意义、科学体系和实践要求。只有真正吃透理论,才能确保宣讲内容准确无误、深刻透彻,让听众信服。贴近实际接地气。理论宣讲要避免空洞说教,必须紧密联系实际,贴近群众生活。宣讲者要善于从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具体的事例,阐释党的理论和政策,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同时,要注重挖掘本地资源,将理论宣讲与本地实际相结合,增强宣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拓宽渠道上下功夫,用“灵活心”写好“在哪讲”文章,推动理论宣讲更有“广度”。构建多元化宣讲平台。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资源,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化宣讲平台。线上平台可以依托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发布宣讲视频、图文资料,实现全天候、全覆盖的宣讲服务;线下平台则可以依托党校、社区、学校等阵地,开展面对面的宣讲活动,增强宣讲的互动性和感染力。发挥各类宣讲队伍作用。要建立健全各类宣讲队伍,形成专兼职相结合、上下联动的宣讲格局。可以邀请专家学者、领导干部、先进典型等作为宣讲员,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和示范引领作用;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基层宣讲员,鼓励他们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宣讲活动,让理论宣讲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
在强化互动上下功夫,用“谦逊心”写好“如何讲”文章,推动理论宣讲更有“温度”。注重双向交流。理论宣讲不是单向的灌输过程,而是双向的交流过程。宣讲者要尊重听众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和关切。关注听众需求。宣讲者要深入了解听众的需求和期望,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制定宣讲方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收集听众的意见和建议;也可以通过观察听众的反应和表现及时调整宣讲内容和方式。注重情感共鸣。情感共鸣是理论宣讲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宣讲者要善于运用情感的力量感染听众,激发他们的共鸣和认同感,可以通过讲述感人至深的故事、分享个人经历和感悟等方式触动听众的心灵,也可以通过表达真挚的情感和态度拉近与听众之间的距离。
在注重实效上下功夫,用“求实心”写好“讲怎样”文章,推动理论宣讲更有“效度”。明确宣讲目标。在开展理论宣讲之前要明确宣讲目标,即希望通过宣讲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加强跟踪问效。要加强对理论宣讲效果的跟踪问效工作,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听众对宣讲内容的接受程度和满意度;也可以通过观察工作实际变化评估宣讲对工作落实的推动作用。对于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推动实践转化。理论宣讲的最终目的是推动实践转化。宣讲者要引导听众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落实,通过组织实践活动、提供实践指导等方式帮助听众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