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13日签署主席令,授予王永志、王振义、李振声等15人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其中我国著名雷达专家、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同志,被追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广大党员干部要向榜样致敬,行远自迩,踔厉奋发,当好“接力者”,以更昂扬的斗志、更饱满的热情、更充足的干劲,在新时代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砥砺前行。
致敬他“苟利社稷,死生以之”的如磐初心,将“许党报国”写进“人生词典”。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1969年,我国电子工业水平整体不高,迫切需要研制出自己的雷达装备部队。面对严峻的形势,王小谟与同事们投身贵州黔南大山,开启了筚路蓝缕的创业岁月,他暗下决心:“中国人一定能行,一定要做出世界一流的雷达,为国争光!”经过十余年的大胆创新、潜心研制,历经无数次试验失败的至暗时刻。1984年,我国第一部集成化、数字化、自动化的三坐标雷达在贵州山沟中成功问世,而后更是成为我国国土防空网的主干力量。广大党员干部应向王小谟院士看齐,从他胸怀“国之大者”中解锁“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钻一行”的精神,将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身课题,高举“许党报国”的大旗,厚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家国情怀,筑牢兴国之志、忠国之魂、爱国之心,始终以“小我”融入民族的“大我”之中,在赶考路上镌刻“许党报国”的荣耀印记。
致敬他“攻坚克难、善作善成”的实干底色,让“奋斗星光”照亮“赶考之路”。20世纪90年代时,预警机已成为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当时,一部分人认为“造不如买”,王小谟深知“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一定要争口气!”坚决主张并部署安排国内自主研制。从夏天40多摄氏度的高温、冬天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90分贝以上的噪声,到遭遇车祸和癌症的双重打击,王小谟秉持着“把中国的预警机做到最好”的决心,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卡脖子”的技术问题,让国产预警机创造了世界预警机发展史上的9个第一,成为世界上看得最远、功能最多、系统集成最复杂的机载信息化武器装备之一。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王小谟“吹尽狂沙始到金”的进取担当、“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搏坚毅、“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执着追求,时刻保持“战”的作风、拿出“战”的行动,到基层党建、安全生产、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等吃劲岗位“练一练”“磨一磨”,努力再书“新故事”、再创“新辉煌”、再续“新荣光”。
致敬他“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无私品质,以“无我之境”成就“大我精彩”。2013年,王小谟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拿出500万元奖金中的450万元,又多方筹集2000万元,设立了雷达创新奖励基金,用于奖励在雷达和预警探测技术领域作出贡献的年轻人。不仅如此,为了使年轻人得到锻炼,他时常把重要的方案设计交给年轻人,同时又给予具体指导,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一批年轻人陆续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领军人才,为我国预警机事业积蓄了发展后劲。他将个人的名利融于国之大者,如同“孤光一点萤”,映照着月黑之夜,最终“散作满星河”。广大党员干部要永葆“但愿苍生俱饱暖”的奉献精神,厚植“只带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情怀,多讲一份付出,少求一份回报,多为群众造福,少为私利奔波,着力解决好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情、谋划好一批群众所想所盼的项目、回答好一批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用自身的“辛苦指数”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时刻践行“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公仆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