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切实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随着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到来,神州大地一片金黄、瓜果飘香,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是农民的节日,是大地的庆典,更是乡村振兴的激昂乐章。“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鼓’声一片”。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作为“三农”工作的引领者和推动者,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擂响“奋进鼓”、奏响“创新鼓”、敲响“为民鼓”,让“丰收的赞歌”在希望的田野上响彻云霄、久久回荡。
擂响“奔赴新程意气扬”的“奋进鼓”,深耕“三农”责任田,让丰收基座“坚如磐石”。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到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大意义,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肩、践责于行。一方面,要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现场问诊”,详细了解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农业技术的应用效果以及农民的实际需求,为农业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智慧农业,让农业成为有奔头、有甜头的产业,切实夯实粮食丰收“基本盘”,让每一寸土地都孕育出丰收的希望。
奏响“天工人巧日争新”的“创新鼓”,壮大“科技”引擎机,让丰收动能“澎湃十足”。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进入新时代,农业生产也早已摆脱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方式,机械化、数字化、智能化正成为农业生产的新趋势、新方向。广大党员干部要把“藏粮于技”落到实处,引导“土专家”“田博士”走进农业生产一线,指导农民科学种植养殖;要强化收割机、植保机、无人机等稻田“黑科技”的推广应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要将办公桌搬到田间地头和农家院落,积极举办农产品展销会、土特产线上带货节等,以“政府搭台,农民唱戏”的方式,助力农产品“变现”,让“好丰景”真正成为“好钱景”。此外,还可以开展农业技能大赛,激发农民学习农业技术的热情,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举办乡村文化节,充分挖掘和传承农耕文化、非遗文化,让丰收节不仅是物质的丰收,更是精神的丰收。
敲响“大道笃行系苍生”的“为民鼓”,聆听“民声”关切,让丰收成果“惠泽万家”。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丰收是主旋律,农民是丰收的主体。“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通过“四下基层”深入基层一线,与农民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和诉求,及时解决他们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诸如“抢收难、运输难、销售难”等现实问题,出实招、谋实策,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要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农村公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要落实好种粮补贴、粮食最低收购价等各项惠农政策,让农民真正享受到政策红利,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让丰收的成果洋溢在脸上、甜在心里,为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