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在组织的安排下,我作为选调生来到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十八里镇已经一月有余。一个月的磨炼,让那个刚毕业的年轻小王成功完成了“新手村”任务,也在基层一线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变形记”,基层“体验卡”即将到期,但他的驻村故事也才刚刚拉开序幕……
第一天:由“学士帽”变“织草帽”,从闻鸡起舞、带月荷锄中,体验“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奋楫扬帆、驰而不息。聆听着习近平总书记“趁年轻,去基层”的谆谆教诲,在大学毕业后,我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去基层驻村的乡间小路。一个月前,乡镇组织委员带着我完成了注册报到,见过镇领导班子与村“两委”后,“00后”选调生的驻村生活正式开始。驻村第一天早上,看着办公室空无一人,殊不知村干部们早已经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奔波半小时有余,坐在办公室看书写文章的我则显得格格不入。直到接待完一位申请特困补助的老人家,我才意识到“学士帽”已经是过去式,今天的我应该戴上“草帽”,不是等群众上门“求助”,而是要主动下基层、寻百姓、搞调研。选调新人们从“象牙塔”初到“乡野间”,要快速适应角色转换,摘掉所谓的“选调光环”,脚下多沾“泥土气”,热炕冷凳坐得住,家长里短聊得开,将自己的心深深扎根在基层,以务实的态度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事真正办到人民心里。
第一周:由“怎么干”变“我来干”,从行而不辍、自讨苦吃中,体验“千锤百炼始成钢”的功不唐捐、玉汝于成。到村前,组委早早就告诉我:“这个村儿的党建工作相对薄弱,急需新鲜血液加入。”带着“使命”的我开始接触村里的党建工作。基层党建远比我想象得纷繁复杂,面对工作的“束手无策”似乎成了常态,更常常陷入“内耗”。要干好工作,“多问、多看、多听、多实践”是我破题的“金刚钻”。党费收缴、党员发展、主题党日活动、村企结对共建……一周后,我在一项项党建工作中游刃有余,由一枚“选调新人”变为“业务老手”,随着村里的党建工作被认可、被肯定、被报道,我开始重拾自信,主动揽下工作,奔波在秸秆禁烧一线,积极入户走访调查,挨家挨户记录村情民意。作为选调生的我们一定要有“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精神,在基层工作中“挑大梁”“走前列”,遇到难题“不逃避”“不气馁”,在实干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用实际行动诠释“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责任担当。
第一月:由“异乡人”变“一家人”,从民生冷暖、万家灯火中,体验“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民之所忧、民之所盼。这并不是我第一次踏足这边土地,但这次却有了几分局促与紧张:既有从“学生”到“干部”角色转换的局促,也有在陌生环境中独自走入人生下一程的紧张。我常常反问,自己能否适应“异地”的工作生活。一个月后,我可以满怀骄傲地说,这里就是我的“第二故乡”。回想起刚到村,听不懂“方言”成为开展工作的最大难题,村干部们为了让我能快速融入,有意识减少用“方言”交流的频次,入户走访过程中,他们担起“翻译官”的角色,村里的老人为了让我听懂刻意放慢语速,尝试将每一个字都吐清。一个月后,我终于成功过了这道“方言关”,由听不懂方言的“异乡人”到如今可以顺畅交流的“一家人”。村干部与村民的照顾让我对村子有了极大的归属感,也下定决心,驻村期间一定要不断树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群众“吃在一起、住在一起、想在一起”,为村民多做实事、真谋福利,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变形记”的故事还未结束,但“形”能变,“心”却变不得,“初心”现在如此,未来更依旧。经过一个月的锤炼,我已经成功褪去“书生气”,实现了“校园门”到“机关门”的跨越。征途漫漫,唯有奋斗与拼搏方能踏浪而行。我将继续砥砺奋进,早日成为组织放心、人民信任的优秀村干部,让在乡野田间走过的每一步都“一路生花”,用自己的勤奋、智慧与努力创造出不负党、不负人民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