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驹过隙,光阴荏苒。2023年8月,作为一名驻村队员,我从“岷江之滨”的县级机关来到“金沙江畔”的绿野彝乡,转眼间已经一年多过去。自从来到四川屏山县龙宝村,我始终用“脚力”“眼力”“脑力”,在访遍“千家万户”、应对“千变万化”、处理“千头万绪”间,练就驻村工作的“三道功夫”。
立足“走村串户”的“脚力”,练就访遍“千家万户”的“硬功夫”。初到村里,我对村情村貌、农户家庭等状况知之甚少,在与村民交流过程中,时常难以打开“话匣”,填写村户资料时也显得“无从下手”。于是,立足“走”和“访”就成为了我融入基层的驻村指南,在一天天、一遍遍的入户了解后,我逐渐对每家每户的情况“如数家珍”,在面对群众事务时,也显得“从容不迫”。农村地区涉及的事务面广、任务繁多,靠坐在办公室敲击键盘、等着群众上门反映问题,不能准确掌握村民的所思所需所求。为此,作为驻村干部,要牢牢根植于乡村泥土,勤于奔波乡间田野、村头院落,发扬“一家一家地走、一户一户地访、一家一户地摸”的“铁脚板”精神,在“走村入户”“访贫问苦”中向深处走、往实里干,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毅力获取“带露珠”的一手资料,采集“冒热气”的真情实感,学习“接地气”的群众语言,练就“腿勤”的“硬功夫”。
提升“见微知著”的“眼力”,练就应对“千变万化”的“真功夫”。到村后,我到田间看产业、同群众唠家常、与群众共农作,在了解村民群众实际诉求时“察民情”,在处理群众事务时始终沾“土气”更接“地气”,以“走出去”的姿态,带领村民外出学习先进的种养殖经验,拓宽与时俱进的发展视野和思路,并把“学回来”的成果转化为最务实的举措,因地制宜打造具有本村特色的“一村一业”,团结带领乡亲们把日子越过越红火。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机遇与挑战“如影随形”,作为驻村干部,要善于在“历风雨”“踏荆棘”中,练就一双看得见、看得清、看得准的“慧眼”,找到急难愁盼的“隐蔽点”、化解矛盾的“共同点”、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敢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敢接最烫的“山芋”,面对问题不“绕圈子”、面对困难不“撂挑子”、面对矛盾不“捂盖子”,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有序解决,一个节点接一个节点扎实推进,在“千变万化”的基层事务间,练好为民服务的“真功夫”。
磨砺“勤学善思”的“脑力”,练就处理“千头万绪”的“实功夫”。驻村期间,我为外出务工的脱贫劳动力申报交通补助、疏通因暴雨冲毁的乡村道路、举办欢庆彝族新年活动、投身防汛救灾一线、动员亲人朋友购买本村农副产品……日复一日的汗水与努力,让我在处理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实事好事中,不断得到成长与蜕变。驻村干部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力量,肩负着“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的重要职责,“千头万绪”的事完成得“好不好”,关键在“脑力”的运筹帷幄。而增强“脑力”的最优途径就是沉下心来学理论、强本领,以“小学生”般的姿态,拜群众为“老师”,冲锋在访民情、听民声、解民忧的基层一线,从中汲取勤劳、智慧、担当的“耕耘之道”,始终在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夯实过硬本领中保持“勤学苦练”更“千锤百炼”,让群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信心更足、心里更暖、笑容更美、生活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