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选调札记:我的驻村“三悟”

广东省湛江市委政法委员会选调生 吴川市振文镇水口渡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钟浩鹏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时光的磨盘在悄然转动,不知不觉间,驻村日子已近尾声。刚出“校门”便进“乡村门”的我,即将从农村基层这所学校“毕业”。在村子里亲身经历两载秋冬春夏、寒来暑往之后,我对驻村工作有了新认识、新感想、新体会。

感悟一:驻村是一段宝贵的工作经历,要“兢兢业业”不要“敷衍了事”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只有读懂农村,才能走好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驻村为我们提供了一次读懂农村、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宝贵机会。一是因为“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贴近群众,不仅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新时代干部应有的作风。驻村让我们与群众的距离更近,让我们能听到群众最真实的心声。只有了解民心,才能掌握民情、办好民生实事。二是因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村委会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农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驻村让我们有机会接触更全面的工作,比如党建、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社会治安……身处一线,才能更了解基层运转的模式及其逻辑。这些都为我们以后开展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所以,到村任职对我们而言是一次极佳的锻炼机会,值得我们好好珍惜。如果只是把驻村工作当作“组织任务”,敷衍了事,不仅辜负了党的信任,对自己而言也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感悟二:农村是一所深度的知识学堂,要“力学笃行”不要“恃才不学”

选调生考试的全称是“选调优秀大学毕业生考试”。换言之,通过选拔考试的选调生们都是经过“组织认证”的优秀人才。然而这个标签只是我们踏入社会的“敲门砖”,并不能成为我们做好工作的“通行证”。我们正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如果知识、能力等“营养”不足,便难以开出绚烂之花、结出丰硕之果。习近平总书记曾嘱咐广大青年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既要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农村基层是蹲苗成长的极佳场所,是年轻干部经风雨、见世面的最好课堂。在这里,我们能亲身感受到农村生活的酸甜苦辣,了解到农民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从农业生产的技术要领,到乡村治理的策略方法;从与村民沟通交流的技巧,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每一个环节都是宝贵的学习机会。它如同一所知识学堂,让我们在摸爬滚打中积累经验,在解决难题中增长智慧。我们要甘当农村基层大课堂里的小学生,时刻保持“空杯心态”,不断学习进步,要深入田间地头、房屋民舍、基层一线,向干部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

感悟三:驻村是一次真切的为民之举,要“扑下身子”不要“作壁上观”

起初我有些疑惑组织为何要将初出茅庐的我们安排到村任职,与其他驻村干部相比,我们缺少人脉和资源,在村子里似乎可有可无。不过随着驻村工作的深入,我对这个问题逐渐有了新的认识。驻村日常除了处理“对上”的工作外,我们还要给张爷爷进行资格认证,为李奶奶申请困难补助,对王阿姨的小孩进行劝学……对村民而言,这就是关乎家庭和生活的大事。因为我的帮助,村民在办事时可以少跑一次腿;因为我的加入,村干部在做台账时可以少加一次班;因为我的指导,大家在操作设备时可以少费一些力。这不就是我们来到这里的意义吗?当我们穿上红马甲、带上大草帽、骑上小电车,走街串巷,在人居环境整治中挥舞扫帚、在走访慰问中送去温暖、在“百千万工程”中植树增绿……这个村子慢慢地留下了我们的印记。记得刚来的时候,群众看到我经常会问:“后生仔你是哪条村的?”我要一遍又一遍地解释道:“我不是本村人,是来下乡锻炼的。”到后来他们看到我则会笑着问:“还没下班啊?”我知道,此时的我已不再是村子里的“陌生人”,群众已经把我记在心里。

发布人:为民打工仔 发布时间:2024-10-8 16:23 收藏 阅读人次:3016

初审:邱莫 编辑:李一画 责编:亦风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