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百年党史,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富矿”,是共产党人的精神灯塔。党史学习教育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党员干部要以“史”为“镜”,永葆“忠诚之心、实干之心、为民之心”,奋力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以“理想信念”为“镜”,品悟“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满腔“忠心”。百年党史就是一部坚定信仰、追逐信仰的历史。从“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到“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进喜,再到“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陈祥榕……无数共产党人用实际行动证明,对党忠诚,绝不是一句口号式的空话。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迈向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循着“理想信念高于天”的“党史灯塔”荣光,志存高远、胸怀事业,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培根铸魂”,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把“小我”的成长发展与“大我”的发展需要融在一起,以“愿得此身长报国”的“赤胆忠心”,走好许党报国的“忠诚路”。
以“实干笃行”为“镜”,品悟“誓以拼搏铸辉煌”的奋进“决心”。百年党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担当实干的历史。从“致力于核潜艇事业”的黄旭华;到“躬身于脱贫攻坚”的黄文秀;再到“坚守在乡村三尺讲台”的刘芳……他们都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字典中“实干、担当、奋斗”这些词的“最生动写法”。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党史中汲取“不待扬鞭自奋蹄”奋进之力,主动闯“矛盾窝”,接“烫山芋”,拒绝“躺平”“摆烂”,以“舍我其谁”的魄力和果敢冲锋在前,投身乡村振兴主战场、基层治理第一线、科学研究最前沿,多啃“硬骨头”、多挑“千斤担”、多接“烫手山芋”,在“实践熔炉”中壮筋骨、长才干,练就“能干事、干成事”的真本领。
以“人民至上”为“镜”,品悟“愿把丹心献百姓”的民生“初心”。百年党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从井冈山上的“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到长征路上的“半条被子”,从淮海战役中的“小推车”到渡江战役中的“小木船”……百余年来,党群干群之间的鱼水深情始终如一、历久弥新。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感悟百年党史中的“为民情怀”,坚守为民初心,站稳人民立场,主动深入乡村振兴主战场、服务发展最前沿、基层治理第一线,将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在一心一意解民难、纾民困、化民忧中厚植“愿把丹心献百姓”的为民情怀,用心用情用力书写“念兹在兹,枝叶关情”的服务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