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如何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掀起学习热潮,让群众真正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需要每名基层党员干部以群众视角开展宣讲。广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基层“宣讲员”,深入浅出把党中央精神讲透彻,做到主题鲜明、联系实际、以学促干,切实让全会精神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坚持深学细悟、化繁为简,让群众真正“听得懂”。基层党员干部是向群众传达全会精神的推动者,如果自己没有学懂弄通,就更别提为群众准确传达甚至答疑解惑。只有思想认识到位、理论学习到位,才能确保全会精神宣讲“不偏题、不跑题、不离题”。要将全会置身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廊中,坚持原原本本学、逐字逐句读、联系实际思、融会贯通用,深刻领悟重大时代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做到了然于心、牢记心中。从学到宣,要化繁为简,切忌“照本宣科”“依样画葫芦”。要坚持“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摒弃报告文件中的书面语言,根据群众地方习俗、口头方言、文化习惯等实际,讲群众常讲的话、愿意听的话、听得懂的话,切实将深奥难懂的政策理论翻译成通俗易懂的“大白话”,尽可能简短明了地传递到基层末梢,以“乡音”传递“党音”。唯有以“群众话”宣讲,才能让党的声音“掷地有声”“一呼百应”。
坚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让群众真正“记得住”。“宣讲什么”是基层宣讲成功的前提条件,“怎么宣讲”是关键一招、制胜一环。传统宣讲多以“你讲我听”“零互动”“一锅煮”的形式呈现,普遍理论纯输出、形式乏味,宣讲结果往往是“耳旁风”“零水花”。适合群众的才是最好的宣讲方法,要坚持迎合群众口味,因人而异优化宣讲模式,增强宣讲吸引力,让群众真正记得住、记得牢。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宣讲的声音。要坚持把“讲政治”放在首位,一方面灵活选择“田园会”“院坝会”“板凳会”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讲。另一方面,整合共产党员网、微信公众号、远程教育站点等平台资源,及时为在外群众送学。同时要突出群众主观能动性,宣讲中通过研讨交流、趣味抢答等方式深化理论宣讲,注重以民生小切口、趣味小故事的方式引入,让群众学习更投入、印象更深刻,切实做到思想同频、情感共鸣。
坚持因需施讲、学以致用,让群众真正“用得上”。对宣讲过程中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抓住重点往细里说,联系实际往实里走,及时回应群众所思、所想、所惑、所盼,做到“缺什么讲什么、用什么讲什么”。全会精神宣讲不能“纸上谈兵”“一宣了之”,要“拳拳见肉”,深入基层、融入群众,多讲群众有用的话、感兴趣的话,精准传递好政策信息、民情信号,让群众打心底里认同改革、配合改革,成为改革的参与者、推动者。要坚持以群众“急难愁盼”为宣讲导向,注重从群众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说起,从医疗养老、教育难题抓起,有针对性地把相关政策讲细讲实、优化流程,着重讲清楚群众能够享受什么政策、得到什么实惠、程序怎么办理,便于群众听后用得上。同时要做好宣后回访,及时收集群众声音,对群众有争议的改革措施要分析研判、优化改进,对群众满意度高、较为成熟的改革成果要建章立制、积极推广,以经常性“回头看”推动工作再落实。唯有把党的好声音传递到群众心坎上,聚力于民到贯彻落实党的决策部署上来,才能让全会精神宣讲成效真正“落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