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探索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有效途径。近年来新业态发展迅猛,新就业群体不断壮大,如何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让其紧紧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成为当前党的建设领域的重要课题。
强“新”固本,组织架构要持续“更新”。时代浪潮滚滚向前,随着互联网迅猛发展,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网红经济等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应运而生的新就业群体雨后春笋般涌现。各地要准确把握新业态发展规律,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之下顶格推进,采取行业合建、区域联建、派驻帮建等方式,织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灵活高效的组织体系,针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流动性强、工作时间不固定等特点,创新流动党员党支部、网上党支部等党组织设置形式,确保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全面覆盖。要凝聚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推动合力,健全完善工作体系制度,构建两新工委统筹指导、行业党委紧密配合、乡镇(街道)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新格局,理清工作思路,理顺责任链,谋划重点任务清单,细化具体举措,采取“清单式+责任制”的方式,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明显提升,切实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凝“新”聚力,党员管理要不断“出新”。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数量庞大、流动性大、分散性强,“口袋党员”“隐形党员”仍然存在,不参加组织生活、不按时交纳党费等问题仍旧突出。各地要结合行业特点,进一步探究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管理有效途径,要打通数据“壁垒”、打破信息“孤岛”,整合公安、人社等部门信息资源,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地毯式”精准摸清党员姓名、年龄、工作地点等情况,建立“一人一档”管理信息库,精准掌握动向,确保“流动不流失”“离职不离党”。强化党员管理队伍建设,建立联系指导制度,科学选派政治素养高、党建业务能力强的党建指导员,全覆盖联系指导、培优带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组织党务工作者,因人施教、按需施策,精准提升政治素养与业务能力。要扩大党员职工示范引领效应,加大“最美快递员”“优秀骑手”“三八红旗手”等荣誉评选表彰力度,大力宣传先锋模范典型事迹,提升新就业群体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激发干事创业内生动力。
匠“新”独具,政治生活要坚持“创新”。网络化是新业态发展的主要特点,针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工作时间不固定、学习条件不完善等现状,要打破“读文件”“看片子”“搞座谈”等传统线下学习模式,发挥数字平台优势,引导利用“碎片化”时间,借助“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等平台开展网上学习,也可通过小程序等载体搭建“指尖课堂”,上架网络党课、云端研讨等功能,方便随时随地便捷式学习,确保学习“不掉线”、思想“不掉链”。有效发挥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灵活性强等优势,鼓励参与“秩序维护”“文明督导”“矛盾调解”“义务保洁”“敬老爱老”等主题党日活动,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要拓展一线党员服务站点功能,紧贴职业特点和党员所需,推出“政策解读”“法律援助”“安全培训”“职业技能提升”等活动,以实实在在举措,让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人有所属、心有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