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关帝文化产业园听取当地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推进两岸文化交流等情况介绍。他强调,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传承好。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文明发展的见证者,也是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的充分体现,要始终怀着对文化遗产“关怀备至”的“细心”、“胸有成竹”的“信心”、“精心雕琢”的“用心”,让文化遗产涌入“时代的长河”,在与时俱进中不断走向新的辉煌。
怀着“关怀备至”的“细心”,让文化遗产以“最原始的面貌”涌入“时代的长河”。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一旦在细节上出现了差错,就可能会让一颗“历史的明珠”一去不复返。必须在文化遗产保护的细节上用心用情用力,让我们的后代还可以在观摩文化遗产“原件”的过程中深刻感受中华文化深邃的魅力。根据新时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形势新要求,完善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机制,健全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体系,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强化规划引领,明确相应底线,做好各项预防,筑牢历史文化遗产应保尽保的屏障。要像对待“挚友”一样对待文化遗产,细心做好文化遗产的统计,完善文化遗产“身份证”,并列好动态清单,真正将我们的文化遗产资料库建好,分类别进行针对性的保护。同时要做好抢救性保护和周边保护,并利用好现代化手段,在不破坏原有的韵味、风貌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做好修复、还原工作,让文化遗产之水能以最原始、最真实、最良好的面貌奔涌在“时代的长河”。
怀着“胸有成竹”的“信心”,让文化遗产以“最自信的姿态”涌入“时代的长河”。我们的文化遗产经受了岁月的打磨、时间的检验,它们所散发的绝不是过时的气息,而是代表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优良的传统、伟大的精神,是支撑中华儿女更有信心地奔向新征程的强大力量。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为我们有着这么丰富的文化遗产而自信,为我们有着这些凝聚着岁月力量的文化遗产而自豪。要杜绝崇洋媚外,真正意识到“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将我们的根拾起来、学起来、用起来。将了解、继承文化遗产作为风尚,在社会面上做好相关宣传,积极组织文化遗产进学校以及学生进博物馆等活动,让祖国花朵们从小就经受优秀文化遗产的熏陶,真正爱上中华文化遗产。作为普通人,也应当积极行动起来,将随时关注文化遗产、线上线下去了解文化遗产融为生活的一部分,从这些蕴含中华文明、民族精神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充分汲取力量,以十足的文化自信更好地走向明天。
怀着“精心雕琢”的“用心”,让文化遗产以“最蓬勃的生机”涌入“时代的长河”。如何让文化遗产在今天还能绽放足够的魅力,这一课题的解决与否影响着文化遗产能否紧跟时代前行。要打破“墨守成规”,在不破坏文化遗产“本味”的同时让文化遗产更多地亮相,将隐于闹市之中的文化遗产、鲜有人问津的文化遗产做好统计,通过“凝聚成团”“披上新装”等形式,打造有十足新意、有观赏价值的文化遗产公园、文化创意园地、历史文化街区等,更好地向大家展示文化遗产的风采。应当进一步支持和鼓励文化遗产和影视剧、游戏、手办等产业相融起来,产出更多像《唐宫夜宴》一样的精美作品,打造更多像《黑神话:悟空》这样的爆款产品,推出更多像考古盲盒等吸引人们眼球的高质量文化遗产衍生产品,让文化遗产以更加贴合当代人们的审美以及兴趣的形式进行展现,助推文化遗产更好地流传开来,真正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做到穿越千古而风采更为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