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巷”的宽度远远超越了六尺的实际空间,它承载着穿越时空的文化厚度与精神深度;“六尺巷”的长度亦不止于百米,而是绵延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脉络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六尺巷所承载的“仁”和“和”精神,不仅是中华文化中崇尚礼仪与德行的写照,更是当今社会治理与人际关系中不可或缺的智慧之源。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仁”与“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而六尺巷的故事则是这些美德的生动体现。“六尺巷”里让步的宽容与包容,正是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传统智慧的最佳诠释。在现代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不仅是社会的目标,更是每个人与他人相处时的基本道德准则。每一个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都会与他人发生交集,而这时“以和为贵”的理念,便成了化解矛盾、调和关系的关键。通过尊重他人、理解他人,人与人之间可以减少对立与冲突,进而在生活与工作中形成“润滑”作用,为社会的良好秩序贡献力量。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六尺巷的故事,不仅展示了中华文化中的仁爱与礼让,更凸显了“换位思考”的哲学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站在群众的立场看问题,切实为群众着想,解决好群众的实际困难。”基层工作中,干部更应秉持这种“推己及人”的态度,真正走进群众的心里,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从扶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再到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换位思考”的智慧已经成为有效推动基层工作的“金钥匙”。只有将心比心,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形成与群众的“心灵共鸣”,从而在基层工作中构筑起牢固的信任桥梁,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六尺巷的故事告诉我们,胸怀宽广,才能成就长远。张英“退让三尺”的举动,不仅书写了和睦的邻里佳话,也展现了“容人之心”。中华文明自古以来以其包容性著称,而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包容”成为了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基石。中华文明以其独特的包容性不断吸纳其他文明的精华,推动自身的发展与壮大。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未来同样需要中国。在开放与包容的时代精神中,六尺巷的故事如同一幅凝聚着智慧的画卷,时刻提醒我们要用“海纳百川”的胸怀去面对世界、拥抱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