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庆桐城市考察时强调,要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协同发力,打牢社会治理的文化根基。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以独特的文化血脉,书写了人类文明的辉煌篇章。甲骨文神秘古朴,唐诗宋词的温婉瑰丽,丝绸之路的驼铃声声,四大发明的智慧结晶,每一滴文化的甘露,都滋养着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继承,更是对未来的勇敢展望,是每一位中华儿女共同的责任与使命。
传承并非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这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基因。儒家文化的仁爱之道,道家哲学的自然和谐,佛家思想的慈悲为怀,共同构筑了中华民族独特的道德伦理,塑造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性格。中华文化的每一次吐故纳新,如同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记录着中华民族从蒙昧走向文明、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壮丽历程。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一方面,西方文化的涌入,为中华文化带来了新鲜的视角与思维方式,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另一方面,也引发了文化认同的危机,部分青年对传统文化的疏离感日益增强。如何在保持文化独特性的同时,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实现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述古传薪承先志,道德新风拂今朝,核心价值绘古韵新风画卷。精神文明,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内在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底蕴的体现。它关乎社会的道德风尚,关乎人民的幸福指数,更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在物质文明日益丰富的今天,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国民的文化素养与道德水平,显得尤为重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通过解读古典作品,教育引导、舆论宣传、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让诚信、友善、敬业、爱国等美德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与行动。
包容开放有朋来,互鉴融合谱华章,广纳百川促文化交流新盛。中华文化是包容的,是开放的。它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广阔的胸襟与视野。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欢迎世界各地的文化来中国交流,同时也要主动走出去,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文化交流,不仅可以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与友谊,还能促进文化的相互借鉴与融合,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共同书写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兴盛的新篇章,共筑精神文明的璀璨星河。
温故知新融古韵,日新月异展新颜,深挖传统精髓焕现代荣光。在传承与创新的实践中,应注重文化的传承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既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要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比如,传统戏曲与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创作出既有传统韵味又不失时代感的艺术作品;传统故事与游戏设计相融合,创造出既具古典艺术感又不失可玩性的流量爆款。这些创新尝试,不仅能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也能让年轻一代在欣赏与参与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与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