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先锋印记·难忘瞬间

云南永善:传承民族技艺 绽放文化魅力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融媒体中心 杨亚莉 田雨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悠扬的芦笙、斑斓的蜡染、精美的民族服饰……都是优秀传统文化。为进一步传承民族技艺,连日来,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精心组织开展民族传统手工技艺系列培训。

昨天 09:19 上传
下载附件 (798.17 KB)

在永善县红光易迁安置区芦笙制作培训现场,老师正给学员们演示讲解制作芦笙中钻笙孔的技术要领,只见他熟练地在笙斗下端适当位置做好标记,随后按照标记打出两个对通的小孔,再根据竹管大小仔细打磨调试,确保安装笙管后严丝合缝,不漏空气。

昨天 09:19 上传
下载附件 (653.66 KB)

“芦笙制作是非常难的一门技艺,前后有很多道工序,此次传授这门技艺,希望把优秀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让年轻人传承下去。”芦笙制作老师杨培说道。

昨天 09:20 上传
下载附件 (732.93 KB)

芦笙制作工序繁杂、工艺考究,从开始打磨制作芦笙斗、扎树皮,再到最后打磨喷漆,要经过几十道工序、三四天的时间才能制作出一件造型精美、音质优良的芦笙。

昨天 09:20 上传
下载附件 (647.38 KB)

“我们年轻人有义务和责任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老师讲得很好,细心地教我们如何去制作芦笙。”熊浩作为这批学员中年轻的一员,对芦笙制作充满热情。

昨天 09:19 上传
下载附件 (914.33 KB)

在一旁的蜡染及民族服饰加工间,昭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世翠正耐心指导学员,用蜡刀把融化的蜡油按图勾画,让蜡油与图案贴合在一起。随后,再用刷子均匀地给染布上色,后期还需经过清洗、高温退蜡等多道工序,一幅完整的蜡染作品才算完成。

昨天 09:20 上传
下载附件 (805.67 KB)

“蜡染被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是市级传承人,有义务把这门技艺传承下去,只要喜欢这份手艺的,都欢迎他们来学,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文化。”昭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世翠说道。

昨天 09:20 上传
下载附件 (893.3 KB)

除芦笙制作和蜡染外,民族服饰制作培训也热火朝天,培训老师细致地给学员们传授打版、剪裁、缝制等技艺,让大家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

昨天 09:19 上传
下载附件 (899.12 KB)

“感谢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关心,让我们有机会来学习民族服装的设计制作,让我们学到技艺的同时,还增加了就业的机会。”参训学员韩艳说道。

昨天 09:20 上传
下载附件 (1.26 MB)

据悉,此次传统手工技艺培训共分为两期,除芦笙制作、蜡染、苗族服饰制作外,还开设了月琴制作、彝族服饰制作的培训,为民族技艺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增加参训学员就业机会。

昨天 09:20 上传
下载附件 (1.38 MB)

“我们组织这次民族手工艺培训,主要目的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参训人员有所收获,能够为今后的就业提供保障。”永善县民宗局民族股股长王平说道。

发布人:陈洪 发布时间:2024-10-24 09:24 收藏 阅读人次:576

初审:邱莫 编辑:文小汇 责编:李一画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