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循迹“闽皖之行” 让传统文化“生生不息”

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选调生 林彩云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10月15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赴福建、安徽两省考察,先后来到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关帝文化产业园和安徽省桐城市六尺巷历史文化街区,就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发表了重要讲话。“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广大党员干部要循迹“闽皖之行”,自觉担起新时代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加强文化传承、推动文化创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

当“追根溯源、乘势而上”,奏万古弦歌不辍,让文化自信之花“灼灼其华”。“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流光一瞬,华表千年,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一撇一捺,书写汉字之古韵;一丝一线,织就丝绸之华彩;一腔一调,演绎国粹之经典……中华文化扎实之根脉、醇厚之积淀,给我们的文化自信打下了深厚历史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指引,深入学习和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加强对历史文物遗迹的敬畏之心,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在砥砺前行中引领风尚,在润物无声中培根铸魂。

当“薪火相传、聚势而强”,扬千载风华不绝,让文化传承之树“欣欣向荣”。“二百年的积存,可散之于一朝;三千里的搜聚,可焚之于一夕。”沧海桑田、日月变迁,唯有薪火相传,才能永葆中华文脉生生不息。舍半生给茫茫大漠,潜心守护莫高窟的“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以针代笔,以线着色,盘活苏绣传统手艺的陈英华;奋战考古一线三十载,探寻中华文化遗产的湖南博物馆馆长方勤……广大非遗传承人、文物保护者坚守传承初心,以炽热情感和坚定信念躬身奉献于文化传承事业。正是一代又一代的相守,赓续了层层积淀、根系相通的文化成果。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接过文化建设、文化传承、文化进步的“接力棒”,用实际行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深挖文化富矿、汲取文化精髓、传承文化魅力、赓续文化基因,自觉成为文化传承的践行者、引领者、先行者,进一步做好宣传、开放和利用文章,让更多的典籍、文物、古迹“登台亮相”,展示中华文化的自信和魅力。

当“鼎新革故、借势而进”,融现代春风不停,让文化创新之光“熠熠生辉”。“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璀璨的中华文化如奔涌的长河,只有不断注入活水方能奔流不息。近年来,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越来越多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了起来,以数字化展示、创意产品开发、互动体验活动等多种途径,走进大众视野,古老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广大党员干部要结合新的时代背景与实践要求,树立发展眼光,激发创新活力,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现代科技、艺术深度融合,为传统文化赋予新的表现形式,实现文化的数字化、信息化、现代化,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守正创新中不断构筑中华文化新气象、激扬中华文明新活力。

发布人:12371网友z8a62d 发布时间:2024-10-24 16:46 收藏 阅读人次:3295

初审:吴晓 编辑:李一画 责编:亦风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