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初绽,碧空如洗。公路两旁的风景不断倒退,思绪随风飘散,回荡着近二十载的求学生涯和每一次的选择。大学之时,选择就读药学专业,是受屠呦呦的影响,希望研发新药拯救生命垂危的病人;毕业后,选择成为一名驻村选调生,是感召家乡的需要,践行初心帮助处于困境的人民。两次选择,慎始如终,承载着光荣的使命与殷切的期望。
锚定基层治理“靶向位点”,肯下“敦本务实”的特效药,疏经而通络。在药学领域,只有找准疾病靶点并对其进行 “精准打击”,才能发挥 “药半功倍” 的疗效。基层工作同样如此,需要准确把握问题的实质、矛盾的核心和破局的关键才能写好基层治理的“后半篇文章”。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要转移工作主阵地,变“坐诊”为“出诊”,化“脚力”为“能力”,多到老百姓家里看民情谋实招,到田间地头找问题查不足,借助屋场恳谈会、围炉夜话、板凳议事会等多种形式主动收集为民“情报”,撰写“民情日记”,做到心中有数,破题有策;同时,要广开言路,多听、敢听、善听群众的“牢骚声”和“苦水话”,从中捕捉弦外之音和言外之意,自觉把群众的牢骚之语作为自警之镜,对照自身查问题、摆不足、找差距,真正做到对症下“药”,攻克“顽瘴痼疾”。
激发基层治理“协同作用”,勤给“多方联动”的强心剂,强筋而壮骨。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基层治理涉及“党—政—企—社—民”多元主体,如何使各主体之间产生协同增效作用,释放“1+1>2”的叠加效应,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基层党委和政府作为治理的核心力量,应“自上而下”创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加强基层治理网格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区域统筹、条块联动和结对共治,充分调动“企—社—民”等非核心治理主体的有效参与,将“单打独斗”转向“上下互动”。坚持善治为民、良治靠民,让人民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参加到基层建设和管理,“小切口”解决“大民生”,从而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和群众自治的良性互动。
警惕基层治理“不良反应”,勤打“反躬自省”的预防针,扶正而祛邪。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新任年轻干部初入基层要坚持打好加强自身基本功修炼的三剂“疫苗”。打好源头“补钙剂”,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的清醒,要时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定期做“政治”体检,避免患上精神“软骨症”。为学之实,固在践履。打好干事“强心剂”,克服“本领恐慌”,塑造“七种能力”,在实践中主动唱主角、挑大梁,做到既能啃下“硬骨头”,又能扫除“拦路虎”。打好作风“防腐剂”,要守住法纪底线,擦亮忠诚底色,把党纪学习教育作为终身“必修课”,逐字学习,逐条自查,定期“消毒”,将看在眼里的教训变为记在心底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