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是当前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工作中,由于流动党员的特殊性质,日常教育管理面临诸多挑战。各级党组织要聚焦完善管理机制、加强教育管理、强化服务保障、发挥党员作用等方面,有效提升流动党员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流动党员管理“破题见效”。
健全“组织链条”,在完善管理机制上下功夫、做文章,推动信息了解“更全一些”。流动党员因工作、生活等原因频繁流动,导致党组织难以准确掌握其行踪和动态,给管理工作带来较大困难。要抓好精准排查,通过多渠道、多手段的摸底调查,全面、准确地掌握流动党员的基本信息、流动去向、联系方式等,为后续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要健全组织关系转接制度,明确组织关系转接的程序和要求,确保流动党员能够及时、准确地转接组织关系。要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实现党员信息的动态更新和实时查询。要实施精准分类管理,根据流动党员的职业、地域等特点,实施分类管理,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深化“教育链条”,在加强日常培训上下功夫、做文章,推动引导培育“更细一些”。当前,流动党员分布广泛,集中学习教育较难组织,针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要丰富教育内容,除了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外,还应加强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育,提高流动党员的综合素质。要创新教育方式,结合流动党员的实际需求,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利用新媒体矩阵、远程教育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确保流动党员能够随时随地接受党的理论教育和实践指导。
夯实“保障链条”,在强化服务保障上下功夫、做文章,推动关心关爱“更暖一些”。当前,流动党员在就业、生活等方面面临诸多困难,需要党组织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增强党员对组织的归属感。对此,要建立关爱机制,根据流动党员的实际需求和困难,通过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站、开展“一对一”帮扶等措施,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服务,让流动党员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关怀。对于生活困难的流动党员,党组织应给予必要的关怀和帮助,如提供临时救助、节日慰问等,为他们解决日常小事、心头大事,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延伸“实践链条”,在当好先锋模范上下功夫、做文章,推动服务群众“更实一些”。由于管理上的困难,导致流动党员的信息掌握不全面、不准确,部分流动党员较难参与到党组织的活动中来,其作用发挥受到限制。要加强党员之间的联系,通过组织联谊活动、建立党员微信群等方式,加强流动党员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要搭建作用发挥平台,根据流动党员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搭建作用发挥平台,如设立党员示范岗、开展党员志愿服务等。要激励党员创先争优,通过表彰奖励、宣传典型等方式,激励流动党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创先争优、争当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