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省安庆桐城市六尺巷进行考察,强调“要打牢社会治理的文化根基。解决好民生问题,化解好社会矛盾,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为基层治理指明前进方向。基层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在新时代,我们应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基层治理智慧,运用到基层工作实践中,赢得基层群众心。
凭“谦逊礼让”之心,提高基层治理稳定性。六尺巷,因张英一封“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家书而闻名,展现了中华民族“谦逊礼让”的高尚品德。在基层治理中,矛盾纠纷不可避免,妥善化解是关键。群众往往因为一些小矛盾没有彻底解决,日积月累导致积怨越来越深,最终闹得不可开交。因此,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对于小摩擦、小纠纷,不能“和稀泥”敷衍了事,可以通过调解、协商等方式,让双方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达成和解,从根本上彻底解决矛盾。同时,要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如网格员、人民调解员、律师等,共同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建立全覆盖、无死角的矛盾纠纷排查网络,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凭“克己奉公”之行,提升基层治理凝聚力。文华殿大学士张英作为高级官员,对涉及自家利益的问题没有徇私舞弊,秉持公正之心,赢得后世称赞。党员干部在处理基层矛盾时,也要秉持公私分明的做事原则,成为连接政府与群众的坚实桥梁。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初心,不偏离主线,不为各种诱惑和干扰所动摇。面对群众的不理解,要有“容言之耳”,直面困难,不畏艰难,将矛盾纠纷调解视为锻炼和提升自我的机会,设身处地理解群众的难处与期望,以真诚和耐心化解基层矛盾,从而赢得群众的真心拥护,构建起相互尊重与理解的和谐干群关系。
凭“德治法治”之力,增强基层治理实效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六尺巷时强调“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互礼让、以和为贵”。在基层治理中,广大党员干部要传承好六尺巷故事,一方面,要加强道德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举办道德讲堂、制定村规民约、评选“文明家庭”等活动,激发群众内心的美德,让尊老爱幼、邻里互助成为村居常态,为基层治理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另一方面,强化法治宣传与教育,利用公告栏、微信公众号等,普及法律知识,提升群众的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确保基层治理在法治轨道上稳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