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自然资源工作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广大党员干部当深谙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之精髓,于“舍”与“得”间,在广袤的田野上书写绿意盎然的“田园诗”,在繁忙的工厂中谱写低碳环保的“工业诗”,在百姓的生活中吟唱和谐共生的“民生诗”,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舍”急功近利,“得”长远福祉,绘就“绿色农业”与“持续发展”和谐共生的“田园诗”。在广袤的田野上,绿色发展不仅是生态的守护,更是农业未来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广大基层干部应成为这一理念的践行者,深入田间地头,引导农民采用生态种植、循环农业等绿色发展模式,保护土地资源,提升农产品的品质与附加值。要“脱下”旧有的生产观念,“穿上”科技的翅膀,利用智能农业技术精准施肥、节水灌溉,减少化学农药使用,让“绿色田野”焕发新生。同时,通过品牌化运营,将绿色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在此过程中,基层干部还需当好“规划师”,将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文化体验深度融合,打造特色田园综合体,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农民手中的“金山银山”,绘就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田园诗画。
“舍”片面发展,“得”全面繁荣,绘就“绿色工业”与“生态文明”交相辉映的“工业诗”。如今,“绿色发展”已成为新时代的最强音。广大基层干部需深刻认识到,只有“舍”去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工业路径,才能“得”到绿色、低碳、循环的新型工业体系。要深入企业调研,鼓励和支持企业采用清洁能源、实施技术改造,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积极引进绿色制造、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构建绿色供应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此基础上,基层干部还需当好“服务员”,搭建政产学研用平台,促进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让绿色技术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要通过举办绿色工业博览会、论坛等活动,展示绿色发展成果,提升公众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绿色工业建设的良好氛围,让绿色发展理念在工业领域生根发芽,绽放出绚烂之花。
“舍”单一治理,“得”多元共治,绘就“绿色生活”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的“民生诗”。绿色生活不仅是个人选择,更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在推进绿色发展的道路上,我们需“舍”去单一政府主导的传统治理模式,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广大基层干部需成为这一变革的推动者,通过政策引导、市场激励、社会动员等多种手段,激发社会各界参与绿色生活的积极性。需“脱下”传统的行政命令式管理,“穿上”合作共治的“新装”,建立绿色生活激励机制,如推行垃圾分类积分兑换、绿色出行奖励等,让绿色行为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同时,加强绿色生活教育,提升公众环保意识和绿色生活技能,让绿色理念深入人心。要通过智慧城市建设,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环境治理效能,让绿色生活更加便捷、高效。在多元共治的框架下,绿色生活将成为社会的新风尚,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共同绘就一幅幅绿色、和谐、幸福的民生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