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对做好新时代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作出部署。各级组织部门作为党员之家,要聚焦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管理难落实、活动难组织、作用难发挥”等问题,用好“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让流动党员“流而有数、流而有家、流而有学、流而有为”,得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最优解”。
在信息摸排上“加足劲”,强化“统筹联动”,以更宽广的视野让流动党员“流而有数”。心中有数,方能手上有招、干事有方。流动党员群体具有人数较多、分布较广、流动较快的特点,要想做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摸清流动党员的数量、去向是重中之重。各级组织部门要把摸实底数作为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有力抓手,常态化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三找”活动,按照“一人一档、一村(社区)一表、一乡(镇)一册、一县一库”标准建立跟踪台账,做到流出时间、流入地点、工作单位、从事职业、联系方式“五个清楚”。要加强多部门协调联动,定期组织党委社会工作部门和公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通报和研究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打破信息壁垒,形成流动党员管理信息共享、工作共抓的新局面,确保流动党员摸排到边到沿、不漏一人。
在组织建设上“减盲点”,强化“有效覆盖”,以更坚强的堡垒让流动党员“流而有家”。流动党员党组织是加强流动党员管理、规范开展组织生活、加强流动党员与家乡联系、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的重要阵地和关键“中转站”,是流动党员的“娘家”。各级组织部门要着力推动流动党员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要结合本地区流动党员分布、从业实际,在流动党员人数较多、相对集中的地方和单位按照“六有”标准及时成立党组织,为流动党员加强理论学习、开展组织生活提供坚强的阵地保障。要严把流动党员党组织书记“选拔关”,采取党员推荐、个人自荐、调研访谈等方式,真正将对党忠诚、能力过硬、热爱家乡的党组织书记推出来、选出来、用起来,同步配齐配强党建指导员,加大对流动党组织的业务指导,帮助流动党员党组织建立健全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推动流动党员党支部组织堡垒作用的充分发挥。
在教育培训上“乘新翼”,强化“数字赋能”,以更灵活的方式让流动党员“流而有学”。“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理论学习更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必须持之以恒、专心专注,最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但流动党员长期处于流动状态,难以有固定的学习场所和学习时间,容易出现“学习断档”的问题。各级组织部门要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坚持数字化理念,用好数字化资源,插上“双翼”飞上“云端”。要综合运用好当地的智慧党建平台,定期开展线上交流,推送共产党员网、党建网、学习强国等平台教育资源,构建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指尖“云课堂”。要建立学习积分和奖励机制,通过记录党员在线学习时长、参与讨论活跃度等,给予相应的积分奖励,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推动流动党员队伍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在关心关爱上“除空白”,强化“帮扶引导”,以更优质的服务让流动党员“流而有为”。流动党员是流动的人才资源,是干事创业、推动发展的潜在力量。各级组织部门要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流动党员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永葆“旗帜”本色、争做先进标杆。流出地党组织要当好“娘家人”,紧盯困难流动党员家庭中的“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关爱帮扶、创业政策支持、就业信息咨询以及卫生保洁、理发义诊、物资代购等志愿服务,主动帮助解决家庭生活和生产方面的困难,解除流动党员的“后顾之忧”。流入地党组织要当好“婆家人”,帮助流动党员解决在外时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鼓励引导流动党员在所在地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结合自身特长,积极参与所在地的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增强流动党员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切实以实际行动展现流动党员的良好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