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要完善党员教育管理、作用发挥机制。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作为党的建设中的基础性、根本性和经常性任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各级党组织要紧密贴合新时代党员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新需求,基于自身实际,从内容策划、形式手段与成果转化“三个方面”着手,强化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创新性”,推动党员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为中国式现代化锻造坚实的先锋队伍。
在内容策划上“添活力”,强化党员教育的“时代性、实效性”。党员教育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石,是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激发党组织活力的关键所在。各级党组织要在内容策划上,紧贴时代脉搏,为党员教育注入鲜活力量,紧密围绕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国家发展战略及社会热点问题,精心设计教育课程。要通过深入挖掘党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引导党员深刻理解党的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要紧跟时代步伐,及时融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等,使教育内容更加贴近党员的工作生活实际,增强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等,开展系列专题学习活动,引导党员深入学习党的历史、党的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通过组织观看红色电影、纪录片,参观革命遗址、纪念馆等方式,让党员在身临其境中感受党的艰辛历程和伟大成就,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党性修养。还可邀请知名学者、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就党员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为党员提供思想引领和理论支持。
在形式手段上“展魅力”,提升党员教育的“互动性、参与性”。在党员教育中,形式手段的创新同样至关重要。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以讲授为主,缺乏互动性和参与性,难以激发党员的学习热情。因此,各级党组织要积极探索新的教育形式,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互动讨论等,让党员在参与中接受教育,在体验中深化理解。同时,还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打造沉浸式教育场景,让党员身临其境地感受党的历史、党的文化和党的精神。要结合党员的职业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如针对年轻党员,可组织线上知识竞赛、短视频创作大赛等,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增强教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针对老年党员,则可开展书法、绘画、摄影等文化活动,让他们在创作中感受党的文化魅力,增强党性观念。此外,还要利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建立党员教育交流群,定期发布学习资料、分享学习心得,促进党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在成果转化上“显成效”,增强党员教育的“实践性、实效性”。党员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推动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因此,各级党组织要在成果转化上下功夫,确保党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一方面,要将党员教育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引导党员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动力和能力,如结合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组织党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活动,让党员在实践中锤炼党性、提升能力。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党员教育成果的考核评估,通过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了解党员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同时,还要建立党员教育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党员进行表彰奖励,激发党员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可结合“双报到、双报告”制度,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困难。要通过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形式,让党员在实践中深化对党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党性观念和服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