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作为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加强党员思想教育管理的重要途径,也是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在新时代背景下,党课教育不仅要有深度,更要有温度,使之成为滋养党员精神的源泉。基层党组织要采用“全程运算”方法,通过精准施策、丰富教育供给,确保党课教育能够直击党员心灵,转化为服务群众的扎实行动。
把好课前“筹备链”,在内容精选上做“加法”,推动需求掌握“更细一点”。党课教育如同精密的数学运算,需要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精细布局。课前筹备阶段,基层党组织应做好“加法”,通过“走访调研+数据分析”的双重加法,深入了解党员的思想动态、学习偏好及工作实际。这一阶段的重点是“知其所需,供其所求”,即精准对接党员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基层党组织要化身“需求挖掘师”,通过走访调研,广泛收集党员对党课内容的期待与建议。这种调研不仅要有广度,覆盖不同类型的党员,还要有深度,能够触及党员内心的真实想法。在调研的基础上,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对党员的学习需求进行量化分析,找出共性问题和个性需求,助推党课内容更加科学、合理。要根据调研和分析结果,整合优质师资与教学资源,邀请党史专家、行业先锋等,结合时事热点与基层实践,打造有理论高度、又要接地气的系列精品课程,引起党员的共鸣。要针对不同群体的党员,如领导干部、机关党员、基层党员等,精心选配适合各自群体的党课素材。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为党员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
把好课中“教学链”,在提高质效上做“乘法”,推动活力激发“更深一层”。课中教学阶段,基层党组织应做好“乘法”,通过创新形式,激发党员的学习热情,让党课教育焕发新生。这一阶段的关键是“春风化雨润无声”,让学习成为充满乐趣的探索之旅。要利用新媒体平台,构建沉浸式学习生态。例如,通过VR技术重现红色故事,让党员在虚拟空间中感受历史的辉煌;通过AR技术,让历史场景触手可及,增强学习的直观性和互动性。要建立线上学习社群,让党员之间能够随时交流思想、分享经验。要将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融入党课教育中,通过挑战让党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党史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创新教学方式,除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外,还可以采用案例式、访谈式、情景式等教学方式,组织党员到红色教育基地进行现场教学,通过实地参观、亲身体验,加深对党史的理解,让党课教育更加生动、有趣。课中教学阶段的“乘法”,让党课教育不再是枯燥的任务,而是充满乐趣的探索之旅,每一位基层党员都能在这段旅程中成为自我提升的“主角”,在时代的浪潮中扬帆远航。
把好课后“落实链”,在解决问题上做“减法”,推动成果转化“更实一些”。课后实践阶段,基层党组织应做好“减法”,减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桎梏,强化实践转化,确保党课教育成果能够真正落地生根。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学以致用”,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要通过设立民意收集渠道,让群众的声音成为改进工作的“金钥匙”。基层党组织应对准基层治理的“痛点”与“堵点”,以问题为导向,精准施策。要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如谈话提醒、组织约谈等,引导党员扣好扣子、打好底子、迈好步子。通过制度约束,确保党员能够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保持纯洁性和先进性。要依托“立足岗位作贡献”“学习身边榜样”“党员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设置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组织党员深入基层,用心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这些实践活动不仅有助于检验党课教育成果,还能增强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建立党课教育效果评估机制,定期对党课教育成果进行评估和反馈。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收集党员对党课教育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党课教育内容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