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明媚的午后,我伏于案前,提笔在纸上构思文稿,无意间朝窗外望去,一束斜光正透过窗户。我放下手中的笔,伫立在思想的一端,这束光在我心里开始蔓延,也逐渐照亮日益隐去的青葱年华。
每个人都拥有珍藏一生的记忆,特别是年轻的时候。依稀记得高三那年,阳光从窗户落于教室,映照在每日翻动着的高考倒计时日历上。那时候忙碌着备考,在知识的光照中与心仪的大学慢慢靠近。如今,回到家乡这片热土,基层的底色仍然是迎面铺展的雪白试卷和蓝色水笔的痕迹。作为青年干部,要继续在基层这方课堂当好学生,做足功课,执笔答好新时代“阅己”廉政卷、“越己”奋进卷、“悦己”初心卷。
于“自省自警”处起笔,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清醒,答好“阅己”廉政卷。人生最宝贵的品质,是在基层照见最澄澈的自己。若是心灵受腐,遇自己而不得,一切都无从谈起。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干部从“学校门”进入“机关门”,虽然志存高远,渴望建功立业,但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难免会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如果没有刀刃向内的勇气切除思想上的“顽瘴痼疾”,就容易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巨大诱惑中丧失心志,就容易在“糖衣炮弹”中迷失自我。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身在基层,要时常躬身反省,增强自我革命的政治自觉,对照党章党规“扫描全身”,勤照一照党性修养是否得到强化,多观一观言行举止是否合规合纪,主动祛除思想上的错误苗头,及时纠正信念中的错误倾向,做到在诱惑面前不动心、在利益面前不伸手,切实将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落实到日常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之中,永远不失最纯粹最清澈的自我。
于“苦干实干”处运笔,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姿态,答好“越己”奋进卷。人生最舒展的姿态,是在基层照见最拼搏的自己。从认清自己到超越自己,是努力实现自我成长和提升的过程。从“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谷文昌,到“总要给这片土地留下点东西”的徐利民,再到“敢挑重担,敢滚钉板,敢打硬仗”的孙金娣……无一不是立足岗位挖掘自我,勇于拓展自己的能力边界,用热血与汗水谱写了事不避难的“越己”华章。走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我们要当投身时代洪流的“拓荒者”,面对二十届三中全会政策宣讲、人居环境整治、壮大产业经济等纷繁复杂的工作时,要摒弃被动等待的懈怠心理,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主动将它们当作自己见世面、长才干的“历练场”。基层工作中一些不期而遇的进步,都是来自日拱一卒、突破“舒适区”的时刻。
于“爱民亲民”处落笔,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答好“悦己”初心卷。人生最愉悦的情愫,是在基层照见最暖民的自己。真正的“悦己”,是饱含“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是认清自己、超越自己的最终归宿和落脚点。宽街窄巷、市井烟火,在基层接触最多的是群众,听到最多的是家长里短、柴米油盐。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鸡毛蒜皮小事,往往正是群众所思所想所急所盼的大事。立足基层,就应该怀揣滚烫初心,于细微处造福群众:帮助乡亲一边抢收稻谷、清理田埂,一边畅想来年的农作物耕种愿景;上门替困难群众购置换季被褥等生活物品,详细告知天气变化情况,提前抵御寒冬;与留守儿童玩游戏、唱儿歌,任欢声笑语飘荡……与群众站在一起,用心用情用力当好群众致富的“参谋员”、为民解困的“服务员”、化解矛盾的“消防员”,看到他们露出朴实而真诚的微笑时,必然能够感受内心某种奇妙的幸福。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以群众快乐为自身快乐的幸福感将愈发闪耀,持久滋养内心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