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经验案例

走一条百合盛开的乡村振兴“花路”

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古岳峰镇三旺村党总支副书记 邓亚兰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三旺村位于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古岳峰镇,地处衡邵干旱走廊末端,多旱少雨,土壤为沙性红壤,农业种植基础薄弱,原名“三望村”。2016年,借着与洪宜村合并的契机,“三望”正式更名“三旺”,取“人旺、财旺、产业兴旺”之意。近年来,村“两委”班子树立“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三任“两委”班子发扬“右玉精神”,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创新探索出百合种植特色产业发展之路,村集体经济收入纯利润由2016年的1.2万元增长至2023年的31万元,翻了近25倍。三旺村获评“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全市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等荣誉,真正将“三旺”美好愿景变成了“美丽三旺、文明三旺、富裕三旺”的实景图。

念好“资源经”,多方联动,推动“资源变现”。多年来,“无启动资金、无生产技术、无整合资源”的“三无问题”一直是三旺村高质量发展的“拦路虎”。古岳峰镇党委坚持党建引领,一方面盘活乡村人才资源,选用育留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等新力量,配齐配强“两委”班子。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共7人,平均年龄38岁,本科学历3人,普遍懂经营、善管理,年富力强、敢闯敢干,在致富能手新书记的带领下,村里引进养殖场2家,获得了首笔“启动资金”。另一方面,积极对接高校、科研院所,拓宽互促互进“朋友圈”。与湖南工业大学合作挂牌成立产学研基地,引进市农科所郑思乡团队培育的适宜当地气候的“龙牙红”百合新品种。干部党员“先入股”,以“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逐步形成了“科研院校+合作社+村集体+村民”的发展模式,流转农田600亩,开启了以百合为特色产业的“村集体经济探索之路”。

算好“技术账”,创新迭代,助力“产业升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三旺村依托“三一”“智慧大脑”,不断推动“龙牙红”百合特色产业升级。“一个基地”,三旺村与湖南工业大学合作共建产学研基地,联合湖南工业大学进行百合干片、百合粉、百合面条、百合酒系列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延伸百合产业链条。其中,百合蓝颜酒荣获第二十三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中部农博会金奖。“一支科技团队”,由湖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谭益民、株洲市农科所郑思乡博士牵头,共有8名专家入驻,对龙牙红百合产业发展进行技术指导。“一个实验室”,由李小龙、张晓琴教授夫妇成立的生物治虫实验室,实地开展有益线虫生物防治工作,有效控制农药用量,从源头上解决食品农药残留问题,切实保障产品品质,不断提升产品价值。

搭好“展示台”,跨界融合,打响“特色招牌”。为继续做大做强百合特色产业、擦亮百合品牌,在古岳峰镇党委的带领下,三旺村多措并举,做细做活“百合”文章。向前延伸百合根茎售卖及深加工产品链条,探索发展“赏花经济”,村党总支连续举办三届“百合花文化节”,同步推出赏花打卡、节庆表演、民俗活动、农事体验等特色主题活动,发挥“赏花+”乘数效应,将三旺村打造成长株潭地区周末休闲游网红景点。依托“百合花文化节”,举办百合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开发论坛,成功与湖南岳麓山中药材创新中心签约,百合种业落户古岳峰镇三旺村,将百合原种卖至衡阳、江西等地,三旺村“百合花文化节”成为渌口区展示特色农产品品牌的重要窗口。

分好“共富果”,凝心聚力,走上“振兴花路”。村“两委”班子,坚持“产业发展靠人民,发展产业惠人民”的宗旨,做大做强“龙牙红”百合种植特色产业,做大分好“共富蛋糕”。2020年至2023年,累计为村集体经济增收入股、纯利分红37万元,户均收益达到每年4.6万元。4年来,“龙牙红”百合种植产业累计为70名建档立卡脱贫户、23名“五类人员”及100余名周边村民,提供800多个就业岗位。村集体有收入后,三旺村“两委”班子听取民声、凝聚民意,积极开展村基础设施修缮修建,新建村民大舞台、图书室、乒乓球室、篮球场等设施场所,购置乡村民俗乐器等娱乐器材,丰富村民文娱生活;建设三旺村敬老院、留守儿童之家、“门前三小”,关心关爱村“孤寡老人”“留守儿童”两类重点人群,确保每一个村民在三旺村“振兴花路”上不落伍、不掉队。

发布人:12371网友lvq3z9 发布时间:2024-11-28 10:44 收藏 阅读人次:14190

初审:霄冰 编辑:亦风 责编:李一画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