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强调要完善党员教育管理、作用发挥机制。农村党员教育是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途径,基层党组织要写好农村党员教育这篇“大文章”,聚焦联系实际抓学习、加强实践助长效、强化考核促落实,助推农村党员教育质效的提升,引导党员淬炼党性、担负使命,为乡村全面振兴培养一支高素质、能战斗、有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
聚焦联系实际“抓学习”,筑牢党性根基。农村党员教育要结合农村实际,针对农村党员的年龄结构、学历层次、岗位差别等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来开展。一方面,学习内容求“实”。要丰富学习内容,精准对接农村党员关心关注的身边事,围绕产业发展、农业技术、乡村治理、人居环境整治等内容,采用案例分析、实地培训、互动交流等方式,讲解党的创新理论、传授农业技术,让党员既学到理论知识,又能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切实把“问题清单”转化为党员乐于学、学得好的“满意清单”。另一方面,学习形式求“新”。既要用方言土语将党的历史、党的创新理论讲深讲透、讲出“乡土味道”“时代味道”,让党员从波澜壮阔的党史、党的创新理论中领悟思想内涵、汲取智慧和力量,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也要邀请老党员、党员致富能手等先进典型“上讲台”,以“摆龙门阵”等方式打通学习“最后一公里”。还要用好微阵地、微课堂,利用学习强国、公众号等平台随时随地学习,交流讨论、分享体会,让学习“不打烊”。
聚焦加强实践“助长效”,扎根乡村沃野。农村党员教育要注重实践,让党员在实践中壮“筋骨”、长才干。一方面,要将基层实践纳入教育课程。结合农村工作实际,组织党员参与农村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工作,让学习教育更“接地气”、更多一些“泥土芬芳”“烟火气息”,让党员将所学所思所悟运用到为民服务的实践中。通过实践,培养党员吃苦耐劳的品质,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工作岗位上面对新的挑战、新的问题也能够从容应对。 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搭建更多的“实践平台”,组织党员开展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活动,让学习教育更务实、有温度,让党员在服务群众中践行党的宗旨、在攻坚克难中锻炼体魄,从而培养他们的耐心、细心和专注力,促进他们从思想到行动的全面发展,使党员教育更好地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更好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更好地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同时,还要加强对党员实践活动的指导和评估,确保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聚焦强化考核“促落实”,确保教育实效。农村党员教育要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加强对党员学习情况的监督和考核评估。一方面,要根据农村的实际和农村党员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通过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等多方式,对农村党员的学习态度、学习情况、思想动态、实践表现等进行全面考核,检验其学习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促进农村党员教育工作的落实,确保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另一方面,除了严格理论知识的掌握之外,要重点考核农村党员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用实践检验学习效果,把为民办事的成效作为锤炼农村党员党性、增强干事本领的大课堂。学习教育成效如何由人民群众最终阅卷来评判。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将农村党员教育与解决人民群众实际困难和问题融合起来,深入田间地头、企业车间、街道小区,发现和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关注、关切的各种问题,把群众的关键“小事”干好、民生“大事”做实,确保在为民服务中提升学习教育实效。